电池技术有待提高
各种迹象表明,动力电池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电动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王子冬认为,中国动力电池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电池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影响中国电动车推广的主要因素除了基础设施不足、成本和售价高企等因素外,电池技术有待提高也是首要因素。
首先,从能量密度来看,国产动力电池尚不足以满足动力电池对续航里程的需求。据了解,目前国内动力较为稳定的能量密度大约为,电池系统则小于90wh/Kg。这与纯电驱动的技术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
相比国外的动力而言,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起步较晚。尽管近年来国内电池技术稳步推进,自动化设备也趋于成熟,但在能量密度等技术领域仍然落后于日韩企业。
有业内人士认为,要发展动力,必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开发高效能的新材料,争取在高能量密度方面超越日韩等企业。
此外,动力的安全性至今尚未能有效解决,仍然是困扰业界的一大难题。业界普遍认为,国产动力电池在安全性能和一致性方面有待提高。例如,目前国内大部分动力电池产品并没有达到车用5年以上的寿命要求等等。
王子冬表示,影响电池安全性的因素有多个方面。不仅是电池制造工艺和材料会影响到电池的安全性,在应用过程中造成的短路和局部过充对电池的安全性同样有影响。
随着串联的单体电池越来越多,对电池的一致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据了解,电动汽车一般是各单体电池实现串联,即便是单体电池能做到很好的一致性,在如此大数量的串联后,电池组模块也很难达到较好的一致性。因此,串联技术仍然是困扰动力的一个重要问题。
不仅生产过程中对电池一致性的控制能力很重要,使用过程中对电池一致性的控制能力同样也非常重要。
在王子冬看来,目前国内许多生产动力的企业显然对新能源汽车和电池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他认为,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除了材料的因素外,还涉及到结构、制造方式、工艺等多个环节。此外,电池组集成和管理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总体来看,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目前尚不能完全满足续航、安全等方面的理想要求,这大大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应用领域。
中国企业要真正做出一流的满足电动车使用的动力电池,就必须要有卓越的设计能力和精密的制造工艺。
毛焕宇也曾对《高工锂电》表示,企业应该集中力量和资源做好一款产品,不要见异思迁,看到别人有什么新的好产品就去模仿,反而失去了竞争力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