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DM采用同轴串联模式,有电的时候,电机驱动。电池电力不足时,串联驱动,高速下发动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轮,所以变换只需要几个离合器变化,没有变速箱。这种模式看似是无奈之举,其实却非常有利于自主品牌。
一是减少了底盘上的改动。F3DM的动力部分可以直接在横置发动机,前轮驱动的燃油车上进行改装,去掉变速箱,增加两个电机和电控部分,对整车的结构改动不大,减少了很多底盘的调试工作。现在绝大部分的自主品牌车型都是横置前驱,因而很多已经拿到授权的车型,如广汽的AL166和一汽马自达6的底盘都可以进行这种改装。
二是绕开了变速箱。自动变速箱一直是自主品牌的弱项,这种模式绕开了变速箱,靠电动机单级变速实现很好的平顺性,还可以靠两个电机不同的差速比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扭力互补,把平顺性做到很高的水平,提升驾驶体验。
发动机大部分时间都是恒定转速给电动机充电,噪音和振动固定,NVH的调试工作变得简单。如果用反向声波降噪的话,会有很好的效果。在高速模式下,发动机可以直接驱动车轮,相当于传统燃油车在100公里的时速以上只有一个第六挡,NVH和油耗与传统汽车没有差距。
所以,这种模式要比其他模式更适合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回避了自主品牌变速箱技术弱、底盘技术改造能力弱两个弱点,发挥电动机平顺性和低噪音震动的优势,更容易做出低成本,高驾驶品质的车型满足消费者需求。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既然F3DM这么好,那比亚迪为什么放弃了,改为秦上面的方案呢?
其实仔细看看比亚迪的产品线,比亚迪在秦和唐上用的模式并不相同,秦上也没有沿用之前F3DM的方案,主要原因是在于秦、唐和F3DM的定位都各不相同。秦之所以采用并联方案,是为了性能,这也是F3DM模式的弊端所在,无法兼顾高性能。而这种模式本身也不是为了追求高性能,而是定位在普通家庭用车上,追求 的是静音舒适而非高性能,两个电动机一个发动机已经足够普通家庭用户使用了。
抛开技术不谈,从市场角度来看,自主品牌有一个价格天花板,轿车在10万左右,SUV在15万左右,超过这个天花板热销就很难,因为品牌力不足。新能源车也是汽车,要热卖也要遵循这个规律。算上新能源补贴的6万元,新能源SUV应该在20万左右。
比亚迪F3DM所采用的这种方式新增的部件不多,电池、电动机以及电控系统的成本基本上可以控制在这个范围之内。靠合理的模式和电动车的技术优势,用老百姓能接受的价格,做出舒适性满足要求、性能够用的车,才是真正的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