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总算是传出了点好消息。比亚迪秦连续几个月销量过千。北汽、吉利的电动车也时不时有靓眼的表现。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所谓热卖的新能源汽车还是依赖于补贴和政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真正被市场接受还需要时间。
新能源汽车种类很多,但是目前的市场上,卖得好的有两种:一种是技术落后但是价格低廉的低速小型电动车,替代电动自行车;一种是价格中档的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可以加油可以充电,实用方便,价格不太高。
低速电动车,国家政策设置门槛较高,要想拿到通行证很难,只有在山东这种得到地方政府支持的地方才能蓬勃发展。而插电式混合动力,一方面在政策支持范围之内,另一方面从技术和基础设施发展角度来说,也是新能源车发展绕不过去的关键阶段。所以,自主品牌要发展新能源汽车,就要把重点放到插电式混合动力上。不过,插电式混合动力的实现手段也不少,哪一类更适合自主品牌呢?
底蕴淡薄
插电式混合动力实现手段有三种:串联,并联和混联。这里简单举例说明一下。
串联方式:沃蓝达虽然是增程式电动车,但是从传动机构的连接方式上来说,属于串联方式。这种方式不需要传统汽车中的变速箱,在城市环境下更省油,但是发动机不驱动车轮,高速性能受限。
并联方式:秦采用的是并联方式,在变速箱后面并联了一个电机,这样有很快的加速性能,但是要性能就没有了纯电动的平顺性;而且电池耗完后,汽车会成为普通的燃油车,驾驶品质不如电动模式。此外,并联模式也不省油。
混联方式:唐采用的是混联模式,在秦的基础上,在后面又加了一个电机,这样既有优秀的性能,又可以省油,串联驱动模式下还有比较好的NVH,算是比较完美的方式。但是系统包括两个电机、一个发动机,一个变速箱,成本比较高,比亚迪唐据说售价会在30万左右。
对自主品牌来说,想要靠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就要扬长避短,找到一个成本较低,自有技术短板较小,最终产品体验较好的模式。
传统汽车核心技术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
发动机上,我们以前非常弱,全国厂商都用东安的三菱古董发动机。最近几年,合作也好,逆向也好,一些厂商逐渐掌握了技术,做出来一些指标不错的产品。虽然核心技术还依赖于上游供应商和国外和合作伙伴,但是发动机上我们已经不像前几年那么落后了。
在变速箱上,中国车企可谓是一波三折,联合研发失败,收购澳大利亚企业但是迟迟拿不出产品。自动变速箱是中国车企很长时间的痛点。现在虽然奇瑞在CVT、比亚迪在双离合上有所突破,但是实用体验和可靠性距离主流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这是中国汽车企业比较弱的一环。
相比前两者,底盘技术是自主品牌的绝对弱点。目前的自主品牌车型,绝大部分都有一个外国成熟车型的血亲。有的是买来的,譬如北汽绅宝买的萨博车型,广汽传琪买的阿尔法罗密欧车型;有的是逆向修改来的。大家要清楚的是,真正要从头设计一个底盘,把各方面调试好了,有足够好的操控体验,NVH不出问题,中国汽车厂商还做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注定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也只能是在燃油车的基础上改动,而没有办法完全独立开发一个高品质的新车型,从设计到供应链全部自己来。
避短扬长
在谈论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有一款早期产品被忽视了,那就是比亚迪的F3DM。
在设计F3DM的时候,比亚迪的实力还比较弱,没有变速箱技术,底盘也只能在F3的基础上修改,但是这些客观限制却创造出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混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