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并不是标称容量大的产品,提供的电量就多。
一方面是容量虚标,本次抽检发现最严重的容量虚标是56%。另一个影响电量大小重要指标是转换效率。消费者对这个项目还不太了解,它是测量3.7V的电池能量转换到消费者能利用的5V电能过程中损失了多少电量,利用率多高。本次风险监测该项目符合率仅38%,其中最低转换效率为71.85%与标准规定值85%相比,相当于该产品电池容量缩水15.5%,也就是说虽然该产品没有容量虚标,但给消费者的实际感受,也达到了容量虚标的水平。本次抽查的最高利用率为93.10%,最低利用率为71.85%,最低利用率仅占最高利用率的77%,这意味着转换效率71.85%的10000mAh产品为消费者提供的电量仅相当于转换效率93.10%的7700mAh产品,好坏相差巨大。
(五)移动电源充满电后长期不用会发生什么问题?
很多消费者反映移动电源自放电特别大,充满电的移动电源长时间不用搁置之后,电量所剩已经没多少了。静态消耗电流项目就是为了考核移动电源在搁置的时候的耗电情况。标准要求移动电源在不使用的存放期间,静态消耗电流不大于100uA,如果是该项目符合的产品,每天跑电的电量不超过2.4mAh相对于移动电源动辄成千上万mAh的电芯消费者是可以承受的。但对于不符合品,这个问题就可能很严重。本次风险监测有10批样品超过限值,实测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结果从181uA~3.28mA不等,项目符合率为83.3%。以静态消耗电流3.28mA的样品为例,放置一个月需要耗电2360mAh,加上每月2%的自放电, 5000mAh的电芯,一个月就跑电一半了。
(六)从安全的角度出发,购买金属外壳的产品。
由于移动电源内部使用作为电芯,可能产生起火,因此标准要求其外壳具有防火能力,阻燃等级达到V-1级。
本次风险监测样品中共有16批为金属外壳本身就不可燃,自然能够满足标准要求,我们对其余44批样品的非金属外壳进行试验,结果有27批样品外壳点燃后不会熄灭,没有阻燃功能,所有样品的符合率为55%,非金属外壳产品的符合率仅为39%。检验结果说明大多数生产企业对于移动电源外壳必须是防火的,没有概念。
检测发现,移动电源的结构中没有专门散热通道,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热,使得内部温度升高,由于推荐工作温度的上限为60℃,其结果对产品是不利的,而且高温也是诱发起火爆炸的因素之一。本次检测的外壳温度项目虽然全部符合标准要求,但是不同产品之间差异较大,金属外壳产品的外壳温度最高为43.2℃,塑材外壳温度最高为69.1℃。金属外壳在移动电源的产品结构中起到散热器的作用,把发生的热量通过金属外壳散发出来。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建议消费者选择金属外壳的产品。
(七)安全使用提示:不要把产品提供保护的非常态当作产品正常状态使用!
本次风险监测发现所有移动电源产品的保护电路均是完整的,提供了完整的短路保护,过流放电保护,过充电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任意使用一带多的USB转换器来进行过流放电,或者连在充电器上长时间不断电地过充电。因为安全标准要求的安全是要提供双重保护,才能算是安全的。短路、过流放电、过充电这些状态在标准中意味着非正常工作状态,产品提供保护就是安全的。它的前提是不允许消费者把这些非正常状态当成正常工作状态来使用,如果消费者这么做,一旦保护电路出故障就有可能造成起火爆炸这样的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