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梯次利用,报废后的动力电池可以有其他用途,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形成了良好的循环利用模式。在业内专家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叫好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开始加大对动力电池废后处理形式的关注。
近期有消息称,国家相关部门正在酝酿出台措施,扶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这标志着国家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政策开始关注“后市场”方面。“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大力发展,针对其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等方面的相关配套政策也有望出台。”杨裕生说。
企业关注 示范项目逐步形成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不仅可以实现,而且还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中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视角。”杨裕生说。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在致力于动力电池的余能研究,纷纷投入资金上马梯次利用研究项目。
据悉,部分省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梯次利用方面已经抢先起跑。其中,国网浙江电力公司于2013年编制完成了《动力电池电动自行车梯次利用技术方案》,其对电动汽车报废电池的电芯进行重组,改造成用于48伏电动自行车的动力电源,实现节能减排。
除杭州外,北京也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进行了探索。今年3月,由国网北京电科院开展的退运电池梯次利用储能工程落地大兴电动汽车充电站。
据北京电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当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放电容量低于额定容量的80%时,将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的实际运行需求,这部分电池退运回收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随着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快速充电将成为用户的基本需求,大功率的直流充电将对电网造成一定影响。
基于该负责人所讲的两方面问题,才有了北京电科院承担开展国网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我们将退运电池梯次利用与直流快充站相结合,实现退运电池的价值延伸,降低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成本,同时通过百千瓦级储能系统接入,动态调节充电站内直流负荷,稳定电压节点,降低充电站内负荷峰谷差,提高充电站的综合运营效益。”该负责人说,“通过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的开展,将为电动汽车退运电池的产业化发展探索了道路,并且在不增容、扩容的条件下,改变充电设备的接入方案来满足当前直流快充的负荷控制需求,这在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发展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