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的数量较少是造成用户里程焦虑的另一原因。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共销售7.8万辆,而低速电动车销量达40万辆,主要原因在于低速电动车价格低廉且充电方便。低速电动车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城乡结合部或小城镇,白天使用晚上在家充电,使用非常便捷,而电动汽车目前仍受充电难困扰,致使很多人不敢轻易购买。
李青海认为,充电桩的建设,应在三方面共同着手:一是在新建小区安装一定比例的充电桩;二是在停车场建充电桩,当车停在停车场时即可完成充电;三是设立移动充电设施,解决临时或少量车的充电难题。另外,公共场所如商场、写字楼、医院等地方也应建有充电桩。
由于充电设施存在利用率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需要建充电桩,也不是建的越多越好,所以,在建充电桩之前,需要做好调研和规划,防止重复化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补贴退坡有利于市场机制
随着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真金白银”补贴的退坡,市场的主导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的动力电池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可能。
李青海认为,在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对产业进行补贴和扶持,引导和推动产业的发展,是积极的政策手段,但是,政策干预多久?干预的程度有多大?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在出租车和公交车领域做得比较好,政策扶持和补贴起了很大的作用。而私人用车中,国家补贴较高的车型也是销售的主流车型。
世界上有很多产业都是靠补贴发展起来的,比如电灯泡产业。但是,“靠“吃奶”是长不到成人的,始终依赖于补贴的经济不是市场经济。”李青海认为,随着产业的逐渐发展,补贴逐步退出是正确、科学和有利的措举。
然而政府补贴如何做到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利于行业的发展,李青海建议,应向国外的补贴政策学习,采用给企业“减税”的补贴方式,减税比直接给企业补贴资金更有利于推广,同时也避免了部分企业骗取补贴或诈领的行为。
动力系统应与整车协同设计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电动汽车生产企业都是在传统的车底盘上进行改制,而不是将底盘重新设计,在原来摆放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的地方摆放电池组,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制造出的电动汽车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
李青海认为,动力电池企业需要与汽车设计企业合作,开发出适应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相反,如果不在设计环节按照电动汽车的规范要求做,通过在传统汽车上改制来分享国家政策和补贴,只会是短期效益,很难适应电动汽车长足发展的要求。
李青海表示,目前峰谷源正在积极布局电动汽车的整个动力系统:充电系统、控制系统及电机、电池组,即业内俗称的“三电”。
他举了个很形象的例子:绝大多数消费者有个传统概念,比如带电的设备或者是仪器消费品如果不工作了,首先怀疑是电池的问题,电视机不亮了本能的认为是电源问题,电动车不好首先说电池不好,因为消费者没有能力说电机不好、充电器不好,所以,电池是个最容易被抱怨的产品,经常被抱怨。但事实上,很多时候并不是电池的问题。就像如果一对农村夫妻没有小孩,媳妇经常挨骂,其实不一定是媳妇的问题,应该是四种概率都存在:男人的问题、女人的问题、男女共同的问题还是男女共同都没问题,但是90%的时候是首先抱怨媳妇,而实际上是都应该去医院做检查,找出真正的问题。而电池行业就处在“受抱怨媳妇”的地位。所以电池企业要给整车企业提供整个动力系统,目的就是整个动力系统有相互匹配性。
事实上,电动机的效率、充电器的效率都会影响电池的工作时间,电动汽车工作效率如果只达到80%或90%,那电池的工作时间会相差很多。同样的电池组,如果正常可供行驶15公里,而现在只能供行驶10公里,那么,消费者会说是电池不好,而不会说电机不好。所以,做一个匹配良好的动力系统提供给整车使用,是峰谷源未来的发展方向。
最后,李青海表示,电池产品正如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所有人都说好,他失败了;所有人都说不好,他也失败了。如果一部分人拼命的说好,另一部分人拼命说不好,他成功了。面对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所有的消费者、所有上下游客户最终会做出明智的选择,只是时间的问题。
(电池中国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