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源董事长倪捷:电动自行车对交通安全带来的不是代价,而是红利
发布时间:2014-10-30 00:13:59
关键词:绿源电动自行车广州限电

   “他山之石”值得借鉴

   11月1日,广州市将举行《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听证会,其“禁电”设想刚刚披露,就立刻引发社会多方强烈反响。
  针对11月1日即将举行的听证会,10月28日,由广东省电动车产业联盟、广州市电动车产业联盟主办的“广东省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报告暨媒体见面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电动自行车产业协会多位人士表达了对于该产业发展的看法。
 
  图为中国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起草修订专家组总执笔、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绿源集团董事长倪捷做报告 
  中国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起草修订专家组总执笔、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绿源集团董事长倪捷表示,广州制定的《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没有征求过行业的意见,也没有任何数据,只有一个数据是抓了多少电动车。他说这个根本不能说明问题,他认为抓不抓是你自己的事情,但不能说你抓了电动车就要“禁电”!这就不是以人为本、没有从别人角度考虑,只是纯粹为了自己工作上省力,但这缺少立法依据。
  倪捷认为,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和行人在每一个国家都是属于弱势交通的群体,而弱势交通群体交通死亡占整个国民人口的比例,是考核这个国家对弱势交通群体的保护系数。分子是弱势交通,就是行人和自行车死亡人数,分母是国民总人口。他经过十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在2004年之前,这个比例是中国高,但是现在是中国比例低。他总结出就是因为我国电动自行车的高速发展,导致这项指标迅速下降。
  倪捷用数据进行阐释,以前中国是30.1个PPM,美国是18.9PPM,PPM是百万分之一的意思,百万人中有18.9个骑自行车和行人死于交通事故,美国是发达国家,这个数据变化不大。但是我国在电动车高速发展的10年里面,这个指标下降速度很快,甚至已经低于美国比例了。所以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电动自行车发展对中国交通安全带来的不是代价,而是红利。如果再完善相关的保险业,电动自行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将会进一步降低。
  倪捷认为,对交通安全影响最大的从源头上管理的指标,是刹车减速度。因为对于一个弱势群体来讲,你就是跑步的速度都要把老太婆撞倒的,你必须要停得下来,所以现在电动自行车的刹车很重要。对于电动自行车来说,其实只要管好两件事情就行,第一速度,适当控制,不能太慢、也不能太快;第二就是刹车,再就是灯光,灯光很重要,因为很多时候不是撞别人,是别人没看见你。所以,对于电动自行车要综合考虑,不能单纯以“禁”代“管”。  
   注:电池中国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