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程易胜亮相CIBF2018 立足智能制造打造锂电工业4.0
发布时间:2018-05-24 10:30:00
关键词:CIBF2018

1.jpg

图为佛山鹏程易胜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幸彬接受电池中国网专访


  2018年5月22日-24日,CIBF2018在深圳拉开帷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池行业展会,本届展会吸引了上千家材料、电池、设备以及相关行业企业参展,并将在为期3天的时间里,向全球展示出电池行业这一新能源行业的新活力。电池中国网作为此次展会主办方制定的唯一官方媒体中心,在展会现场搭设采访间,组织多位资深编辑对本届展会盛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入采访、集中同步报道。


  展会期间,佛山鹏程易胜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幸彬在展会新闻中心接受了电池中国网的独家专访,就企业参展情况、行业热点问题等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以下为专访实录:


  记者:您企业主要是做设备的吗?


  幸彬:对,设备。


  记者:请您说一下您企业基本的业务方面。


  张幸彬:我们公司是在2015年成立的,三年多来主要做的产品分了两大类,一大类是原材料做中间的隔膜的制备的设备,从复合开始,复合拉伸到后面的分层分切全系列的设备;第二大类是铜箔和铝箔的同步设备,我们行业内叫底涂,目前主要的设备从大类上来分的话是分这两大类设备。


  记者:您这次展会重点展品有哪些?


  张幸彬:钢板隔膜的分层设备,分层机,就展了一台设备。


  记者:咱们中国跟国外水平有哪些优劣之处?


  张幸彬:干法单向拉伸隔膜这类设备国外可以说是没有做,咱们国内属于独创的一大类设备,包括跟工艺的配合,跟客户的配合,目前来说已经做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上了,所以干法隔膜的成本才能比湿法膜的成本低的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设备很成熟。


  记者:您主营的是干法?


  张幸彬:对,干法隔膜的制备设备。


  记者:您的干法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张幸彬:是的,这也是我们企业立厂的根本。


  记者:湿法您有没有?


  张幸彬:我们有了解,但是没有做这类的设备。


  记者:您对现在制造装备智能化的水平有什么看法和期待?


  张幸彬:本身我们说的设备开始发力也恰逢国家倡导中国制造2025,所以我们所有的设备都基本上在智能化也好包括数据的互联互通方面都做了可以说是挺多的工作,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的采集和上传,包括设备本身故障显示,故障一些对应的处理方法甚至故障的位置,我们在设备上都会有,所以也方便客户集中的去做设备的维护也好或者说数据采集也好,都能够做得到,我们设备配备有独立的PLC跟客户的系统,都会有配合。


  记者:现在装备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张幸彬:对。


  记者:您对这次展会有哪些期待和收获?


  张幸彬:因为我们公司毕竟是新成立的企业,这是我们企业第一次参加CIBF,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机会在行业内让更多的客户能够了解到我们公司。我自己也是做了二十年的整个行业的经验,所以能够去帮助客户按照他提出来的工艺需求我给他设计,所以我们所有的产品都是根据客户提出来的工艺需求来开发的,我的公司成立了三年就有高新技术企业的原因就是这样,我们非常重视技术。


  记者:这个行业属于高新技术,要求很高了吧?


  张幸彬:咱们行业里面对材料的处理分了两块,一大类就是从日本和韩国过来他们本身固有的一些技术,比如涂布、三元材料也好,就是那个浆料怎么涂到集流体上,这个技术是从国外进来的,包括湿法膜的制备设备,咱们国内处于模仿和超越的思路,但对干法膜来说最早是美国发明的,但是设备中国肯定没有,咱们中国根据中科院院士的思路,中国人自己慢慢琢磨,我做第一条线的时候也是琢磨了很久才实验成功的,但是一旦实验成功之后后面就是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所以现在湿法膜的成本就会比干法膜的成本高的原因就是这样,因为湿法膜国内才刚刚开始,但干法膜已经有三年多了。


  记者:湿法现在是美国日本比较领先?


  张幸彬:湿法膜日本领先,包括他们的制造设备、原材料、工艺,因为最早的时候湿法膜是日本的技术,比亚迪和日本的一家企业做的第一条线,当时也是调试了很久才做出来了湿法膜,但是后来再做是中国所有上的湿法膜线都是进口的,只是说从去年开始应该是青岛的一家企业才开始做这个东西。


  记者:干法技术很先进了,可以在湿法上进行一下。


  张幸彬: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技术线路,因为我前面的研究也好投入也好都在干法膜上,湿法膜我觉得有另外的企业,同样有中国人在拼命努力,在把这个技术消化、吸收、改进。


  记者:这两种技术哪一个做好了就可以满足的工艺需求了吧?


  张幸彬:其实现在对隔膜这种材料来说,现有的制备技术应该说都是在完善阶段,比三年前或者五年前好了很多,过去说咱们中国人做得不好的时候进口隔膜,动不动都三四十块一平,现在进口膜也就是五六块一平,这个技术已经很小了,但是我们说现在的续航能力不够,这是跟整个的生产线很多瓶颈有关系,不单单是隔膜一项,更多的估计应该集中在它涂层材料上,就是三元的材料,包括会不会搭建更好的涂层来满足使用要求,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记者:电池涉及的各种方面挺多,比较复杂。


  张幸彬:现在我认为隔膜已经不是瓶颈了,从所有原材料成本降低来说,干法隔膜的成本已经降到一块钱之下了,湿法膜可能还要两块多钱,所以这就是从最早的六七块甚至八九块来说现在已经降了很多很多了,所以我认为隔膜现在不是瓶颈。技术瓶颈上来说应该还是阴极材料,现在我觉得安全性,三年前我们说很多汽车,不管私家车、乘用车、商用车都有着火,但是这两年基本没有,2017年、2018年没有,说明我们对安全性这一块工艺上的突破还是可以的,现在主要我认为还处在续航能力上面。


  记者:电池的续航寿命其实还需要整个产业链共同的提升。


  张幸彬:对。


  记者:就是大家共同努力。


  张幸彬: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但是不管怎么样来说,的市场毫无疑问中国最大,包括技术的先进性,不管是电池厂也好,设备厂也好,都在很多中国人共同的努力下我相信肯定能够做到世界最好的水平。


IMG_0883 di.jpg

图为佛山鹏程参展CIBF2018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