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3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清华大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协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6)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正式召开。在“电动汽车应用领域与商业模式”主题论坛,主办方特设互动环节,由嘉宾接受现场提问,以下为互动问题及嘉宾回答全文:
听众:感谢副理事长,刚才我们也简单介绍了一下,我的名字叫朱潮宏(音),我来自德国的德尔福(音),目前是电驱动系统的负责人。很高兴、很荣幸受百人会的邀请也能够亲临现场来参加这个会议,来见识这个很大的场面,从昨天到今天我听了很多精彩的演讲,今天七位嘉宾几乎每一位的演讲都给我想提问的欲望,但是时间有限,我只提一个问题,我把这个问题提给北汽新能源公司的总经理郑刚先生。
这两天我连续听了两个报告,第一天是前几天在他们公司里听的郑总作的公司企业规划的报告,还有今天的报告,据我了解这个公司目前不仅在中国,在纯电动车方面是引领市场的,同时在世界各地在美国、德国、欧洲最近建立了新的研发中心和国际接轨,我们认为,目前中国这个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和国际形势、国际技术接起来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想听听郑总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北汽新能源在这方面后面近几年的技术发展和市场结合的具体蓝图是怎样的?
郑刚:我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下目前新能源公司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设想。从技术来讲,普遍已经形成了共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竞争的未来在竞争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关键技术的缺失和掌控的趋势问题,北汽新能源公司09年成立,就开始大概从三个角度来做技术的储备和积累。
第一,投入巨资,自己在关键技术和零部件上开发,09年基于我们萨博平台的4个产品上,开始了逐步的开发计划。目前为止,累计在产品直接的开发投入大概有12亿人民币,目前为止已经有3款产品陆续的投放市场。这是一个路线,自主开发。
第二,广泛的进行产业链的合作和同步开发。我们与包括韩国的SK电池公司、德国西门子等这样的电气公司,以及还有很多我们国际国内优秀的企业零部件的供应商,一起通过资本投入的方式进行投资、合资、合作,包括参股,相互持股等等方式,是现在关键零部件上掌握技术的开发。当然,这跟过去不太一样的是,我们在合作开发的同时,最强调的一条就是,在共同投资建零部件公司的同时,我们要求一定要把共同的研发平台投入进来,同时,还要共享知识产权。
第三,我们感觉到,光靠自主国内在自己产业链内生型的开发强远远不够,我们做两个努力,第一个,我们利用在北京很好的科技和技术的条件,我们与以北京为主的国内很多科研院所、专业技术的机构共同联合开发,比如说我们从北理工、清华、中科院的物理所,建立了一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创新研发平台,这个平台从国家申请了一些资金,我们企业也投入了很大的资本。我们将这几个科研院所研究的项目,与我们企业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用户在市场上的一些突出的质量问题,我们把这些来自于市场和用户的问题,转化成科研院所和院校的开发和研究的课题,这种方法就很有效的将市场和研究机构打通,产学研共同的联合体就诞生了。
同时,我们还注意到,国际上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很多新技术在国外方兴未艾。所以我们在海外已经设了三个研发中心,从底特律到硅谷、到德国的亚琛,以及设了三个,分别从关键的动力总成、增程式、电池、BMS系统,以及高性能的电控,这几个方面来掌握,建立海外的研发平台,有利于吸引、吸收利用海外的人才、技术,包括有些关键好的人才,可以通过它引入到中国来。所以三个海外桥头堡的建设,非常有利于我们自己技术的提升,目前这些有关研发的成果,在今年二季度就逐渐开始反补国内。所以从技术角度来讲,我们觉得技术是没有国界的,只要我们有一个技术战略的思想,真正打造一个开放和融合的技术合作平台,我们就有机会来实现中国企业与全球最高技术的融合,我觉得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想法,我们在这儿也很希望跟所有的在新能源愿意投资和技术的企业进行深度的合作。
至于商业上的合作,刚才我主要已经讲了,就不再多说了,时间留给别人。
图为现场提问环节
听众(陈院士):我的问题是,要进入分时租赁,基本条件和门槛是什么?至少有多少会员才能够成功?据我了解巴黎的分时租赁头几年不行的,后来就行了,到底怎么样才能够成功进入?
郑刚:的确,分时租赁这个业务大家现在提的非常多,想做的人也非常多,的确,以我们目前跟国外交流,以及我们目前实践的这些,我们不能说结论,只能谈我们目前摸索的一些感觉。
第一,单城市目前做的最多的巴黎,4千辆车,6千个网点,我去年10月份在巴黎跟他们总经理交流的,今年还没有赢利,还是赔的。真正分时租赁我们自己算了一下,一辆车每天租约的时间超过4个小时我们才过盈亏平衡点,但是到今天为止,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已经近千辆车在上海投下去了,我们目前只有2.5小时,现在还是赔的。实际我们一直在找这个点,所以为什么在今年我们自己的目标是一定要过5千辆,过5千辆我自己都不认为过盈亏平衡点,怎么样能够提高小时数?就是网点密,车子投的多,有效会员数量多。我们目前会员的有效率还是非常非常高,虽然现在会员不是很多,有3万个会员,但是效率非常高。大家没有看到我们在外面打任何广告,因为你打广告没有任何意义的,你那儿没有网点去打广告没有任何意义,网点到哪儿会员到哪儿,所以我们网点布置实际是核心。所以本身分时租赁这件事情,跟滴滴、快的、Uber模式不一样在哪儿,轻资产和重资产并行的,分时租赁是这两个一起的,但是从我们目前来看,这个模式至少是看得见能够走出来的一个模式,只要过4个小时。
所以我们现在欣喜看到,每一天我们的分钟数都在增加,随着我们网点越来越密、会员越来越多、车子投放数越来越多,都在增加。络绎我自己个人判断,可能在上海过万辆实际上应该能够找到盈亏平衡点。所以我们必须在中国的一个城市,先做平了,这个城市才是立得住的,然后我们再去探讨,为什么像丽水?丽水实际是50万人的城市,把这个模式我们要摸清楚的话,它的投放数量、网点数量、车子数量、能够承受的成本、会员数量,如果摸清楚,我们可以迅速的复制到全国,如果真正这样是一个成功的模式。而现在很多只有几百辆车,300辆车、1000辆车,我认为一定是死路一条。全世界目前基本上都是一个城市一个公司、一个城市一个公司,我觉得在不打的情况下,巴黎市政府最后是招标选中一个公司,到最后已经7年了没有实现盈利,但是看得见,这个模式我觉得比较好在哪儿,看得见最终能够走出来,而且是一个公共服务。
听众:大家好!我是来自第一电动网的产业记者。我想问郑刚总经理一个问题,您经常提到北汽在纯电动车换电模式算是一个全新模式,但是这个模式有一个技术瓶颈,此前特斯拉也尝试过,因为电池包和车身连接的部分一般是用螺栓直接连接,需要反复的拆装、拆装,请问北汽新能源是如何突破这个技术瓶颈的?怎么破解这一难题?
郑刚:单纯的某一个技术部件的可靠性,我觉得倒不是这个商业模式最大的核心问题。先谈这个技术问题,在这一点上我们之前在国内、在全球寻找好的合作伙伴来解决它多次反复的可靠性问题,现在上我们已经找到了,并且我们也已经申请了全球的专利。同时,这款车我们在今年开始布局投放北京之前,我们到目前为止已经跑了有10万公里,10万公里我们有大概15台车,每天从我们的公司跑到怀柔,在各种路况跑回来,再反复的一天换电,我记得我们实验的数,一天一台车要做5次,在这个强度的情况下,目前10万公里的状态下,您知道我们的一次换电成功率达到多少吗?达到99.7%。所以从这个数据来看,我们对此很有信心,没有问题,过去认为换电的机构强度和可靠性上,我们现在已经解决了。
但是事实上这个,商业模式要推广可能最大的问题,整体产业链打通之后经济效益的问题,跟传统快充式的出租车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产权结构很复杂,车不是属于出租车一家公司,车是属于一个公司,换电设备和机构属于一家公司,电池属于一家公司,未来电池里边在梯次利用退下来之后,再交给另一家公司做商业运营。
因此,复杂产业链就造成了整个价值链条上,如果不能把后端的价值产出有效的导入到前端来,它的账是算不过来的,哪一家都不挣钱。所以,真正的它的价值在于,有没有能力将全价值链打通,从我们整车开发设计,到换电机构的应用,到电池包的运营,到电池梯次利用下来以后的再次利用,以及到最后的无害化处理,提纯了电池材料之后再返回来交给电池厂商,只有把这个价值链打通,使得后端的价值能够有效的为前端的整个从制造到运营模式上进行反补,才能有效的降低整个产业链的成本。所以事实上造一辆换电的出租车容易,但是想明白这个商业模式,并且把所有的投资人聚在一块,然后把账算清楚很难,所以这是一个关键点,目前我们刚刚搞明白,1月份在北京要开始运行,到时候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到我们那儿调研,我们来研究。谢谢!
图为现场提问环节
听众:北汽新能源的郑总,你今天运气非常好,中奖率很高,我这个问题也是给你的。
郑总,在上周广州的第一电动网的论坛和今天会议听您的报告,我个人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您提到“众创”这个概念,台湾有一句谚语,“一样米养百样人”,众创,我个人认为很难满足,怎么满足他们从线上给你的反馈,你怎么样解决所有问题?
郑刚:我想这基于两点来思考。第一类,我们对未来汽车的消费模式、消费市场会产生重大的变化,基于这个变化我们来提出众创,我在思考未来五年、十年以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会两极分化,一级将会被像Uber、滴滴这样大的租赁和共享汽车占有,他们会大量采购几百万、上千万的车辆,所以大规模、无差别化的定制比的是功能和成本。第二类,现在大多数的私人购买将急剧的缩小,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所以我们的电动车未来造车一定要思考5年、10年以后的市场需求,因此我已经开始做两方面的准备了。
大规模的个性化制造,这恰恰是现代制造业或者叫工业4.0时代一个最重要的核心的特征和特点,为此我们做了三个准备:第一,在开发流程设计上,我们已经打破了内生型自我开发流程,EVDP已经全部打破,现在同时引入两个开发流程,第一个,品牌众创;第二个,产品众创。目前尚个礼拜我们已经在公司的公众网上已经正式向社会征求社会品牌和社会网络。第二,我们在江苏常州已经开始了基于4.0的全自动化、无人化就是后信息化时代,这样我们可以把大量的客户需求通过我们自己信息化的筛选,来进入,我们未来制造最大的特点,就是共同平台在不同的产品共享技术、模块,最后个性化的呈现,这大概是我们智能制造的三个层次,在这三个层次上我们力争实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众创的突破。当然,这其中对我们汽车来讲最大的考验就是信息化系统。所以我们现在急于搭建一个全新的基于IT和DT两个技术平台上来实现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业务资源的重组与再造,我们希望跟更多的,因为坦率地讲,这是中国汽车工业这么多年没有过的尝试,我们希望跟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帮助我们一起来实现这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