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高歌猛进式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突然遭遇断崖式下跌。1月26日,工信部发布1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与2015年每个月翻倍增长的速度相比,今年开局令人担忧,产量不升反降,且跌幅巨大。
工信部数据显示,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16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61万辆,同比增长144%。但从环比速度来看,去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单月产量实已经高达9.98万辆。这意味着,今年1月国内新能源车产量环比下滑超过八成,产量甚至不足上个月的20%。
尽管销量数据看上去令人惊愕,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完全在意料之中。“此次产量大跌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1月27日,一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厂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该人士看来,此次大跌主要由三个方面影响。“第一,地方补贴政策未出台,企业有顾虑不敢做;其次,去年底开始的新能源汽车骗补清查带来的威慑;第三,由于动力电池上重大技术路线突生变化,三元材料电池的客车不能上工信部目录。”
2015年是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原定的50万辆目标的截止年。而按照2015年4月份公布的《四部门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2016年的新能源补贴标准出现较大调整。
作为2015推广应用考核到期时间点及补贴退坡临界点前的最后一月,12月新能源汽车呈现集中爆发的趋势。“去年年底,部分城市突击完成任务,大巴、租赁、出租等行业上牌较多。”一位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由于补贴政策变化和前期政策到期,地方政府还未出台相应的地方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导致企业在进入2016年之后犹豫观望。“除了北京,外地城市处于政策空档期,北京以外的市场处于半停滞状态。”上述新能源汽车销售公司负责人表示。
同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一月产量下降的部分主要是在电动车客车部分,这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骗补清查有关。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纯电动乘用车生产7952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4887辆,同比增长115%;纯电动商用车生产2422辆,同比增长80%,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834辆,同比下降4%。
记者查阅的工信部数据显示,2015年12月,国内纯电动商用车生产5.78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5725辆。2015年12月纯电动乘用车生产2.57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1.05万辆。新能源商用车(纯电动商用车+插电式商用车)有超过五万的产量降幅,该领域也被认为是骗补重灾区。
“去年1月中旬工信部表态清查骗补,一部分忙着补电池坚壁清野没法报合格证。他们要在核查组来之前把电池数补上,保证电池数等于整车数。但电池都补仓了,哪里开的出新合格证,所以产量大幅下降。”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去年工信部宣布,暂停三元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以下简称《推荐目录》),对纯电动客车影响较大。除此之外,国家对《推荐目录》的审查也变得更加严格,这使得能够生产销售的产品变少。《推荐目录》目前正处于调整阶段。
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1月11日,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进入《推荐目录》的车型。而原来使用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则于2016年1月1日起废止。2009年8月至2015年,国家累计共发布76批新能源车推荐目录,3409款节能与新能源车型获批。目前却只有247款车型进入第一批新版《推荐目录》。
对于此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影响较大,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骗补稽查3个月,三元大辩论3个月,然后让上目录2个月,免购置税1个月。半年不开张的节奏。如果开张后突然发现,地补没了,就惨了。”一位业内人士打趣的表达了对后市的看法。
“整体来看,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函潜力还将持续爆发。因为各个地方的政策会在近期出台,同时市场越来越成熟,特别是私人市场开始启动了。另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用车环境趋好。”北汽新能源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对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