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可再生能源、微电网以及电网弹性化、智能化的趋势,能源储存越来越受重视,不过,尽管电池技术日新月异,就目前而言,人类成本最低的储能方式,仍然是抽蓄水力发电(抽水蓄能),而适合兴建水库的地点已经不多,更有生态破坏的考量,其次是压缩空气储能,俗称“风穴”,但良好的风穴地点也与地质有关,若是不配合天然地形,而是完全人为打造风穴,则成本激增,因而限制了风穴的使用范围。不过,正如同陆上风场受地理条件限制,就往离岸发展,风穴在陆上受限,是否也能发展离岸压缩空气储能?
压缩空气储能的新玩法
如果说绿色能源是接近未来世界的急先锋的话,那么一个完备而多样化的储能系统就可以说是能源革命的坚强保障。
Solarlab之前介绍过一个比尔˙盖茨投资过的美女科学家,她所专注的就是相对小众化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关于她的故事,后台直接回复“空气”即可查看。
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另一家由两个加拿大帅哥创建的公司,同样也是玩转压缩空气储能,不过他们的技术更简单直接,储能效果也更好。
一家把风“吹”入海底的创业公司
这家公司,就是加拿大两个帅哥创建的Hydostor,创始人是Curtis Van Walleghem和Cameron Lewis。
这两个家伙启用了一种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的技术:海底气球。最早,这种技术是用在潜水艇研发上的,不过在冷战结束之后,各国的军备竞赛相继停止,而这项技术也被荒废了。
不过,在Walleghem看来,这项技术虽然看起来过时,但它很有可能正是联通未来能源世界的关键。它极简的技术原理可以摒弃一切复杂的技术研发和昂贵的设备维护,与新能源结合,把潜藏的巨大储能价值挖掘出来。
“老派的工程师们,已经用这种充气的气球技术研发了无数的潜艇和飞机,现在我们用它来接驳最前卫的新能源。”Walleghem自豪的说。
原理简单到令人乍舌
Hydrostor开发的技术,并不像其他的压缩空气科学家那样,需要复杂的压力和温度控制。这项技术其实仅仅是利用自然的水压,把能量储存转换而已。就算是高中生,也可以自己在学校的泳池里复现这项技术。
简单来说,它就是利用路上风机所发的电力,将空气压缩入一个埋在深海的气球丛中,随着水中的气压增大,气球里面的空气密度也就越大。
我们都知道在深海中水的压力足以把钢板压变形,而Hydrostor的空气压缩法正是利用了这一简单的原理,储存压力。
然后待陆地上的发电量无法满足用电负荷时,水中储存的空气,可以在自然水压下重新排回陆上的电能转换厂。由压缩空气驱动发电机,压力势能再次转换回电能。
200个气球可以驱动2兆瓦的电站
我们都知道,迄今为止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在世界范围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阻挡在它的更大规模应用之前的,正是落后的储能技术。
一方面,“看老天脸色”的新能源,很难维持发电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即使发电状况良好,用电端的负荷曲线也很难与发电曲线完美匹配。
而Hydrostor的“气球压缩法”储能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不单制造气球的成本极低,而且它在日常操作和维护时也极其简单,这就使低成本的储能服务成为可能。
目前,Hydrostor公司已经在加拿大的Toronto Island建造了第一间示范性储能工厂。它的储能气球离海岸3公里,在水下70米深。它的200个气球就可以为一个2兆瓦的电站持续供能4个小时。
最适合偏远海岛的储能技术
现在,Hydrostor公司的这项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示范工程而已,它已经获得了为Aruba海岛(一个位于加勒比海南部的小安列斯群岛最西端的荷兰海外领地)的第一笔订单,为它建造一个10兆瓦的储能设施,用以搭配这个加勒比美丽海岛上的30兆瓦风能发电厂。
对于位处海洋正中的小岛来说,上面的居民用电一直是各国政府最头疼的问题。远距离输电成本太高,而且经常面临线缆损毁等问题;而自建风力和太阳能电站,又难以将发电和用电曲线相匹配。
Hydrostor公司正好抓住了这一小众应用领域,借助极其简单廉价的技术满足这个市场。他们的技术绝对环保无污染,同时还可以大规模复制。对于所有致力于储能技术研发的公司来说,Hydrostor是唯一一家拥有沿海储能开发经验的公司。现在,他们已经在压缩空气储能控制方面处在了行业领先地位。
“也许,跳出昂贵的电池储能和复杂的操控技术,才能看到真正实用的储能方案,而我们的气球正是推动新能源技术上升的重要动力。”Walleghem自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