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2日举行的“2015中国光伏领袖峰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透露,光伏补贴未来8年至10年不会取消,不过会有所倾斜,重点发展分布式光伏。同时,加大领跑者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实现高补贴政策依赖模式向低补贴竞争力提高模式转变。
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到,随着新能源、新材料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到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相结合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已经开始。在未来数十年时间里,生态文明社会将全面替代工业文明社会。
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形成了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依赖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达到极限,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及石油消费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进口原油约2.78亿吨,占消费量的57%以上;到2020年,原油对外依存度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油价迎来了一轮上涨期,新能源也在油价高企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世界各经济体在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遗余力,纷纷争抢全球新能源战略的制高点。
据预测,未来几年,在光伏发电成本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欧洲市场每年的光伏装机容量将在10吉瓦上下保持稳定,德国每年约3吉瓦左右,意大利、法国、英国则保持在1吉瓦至1.5吉瓦范围内。在非洲,南非这两年有800兆瓦左右的光伏系统并入电网;在西亚,沙特阿拉伯制定了到2040年光伏装机容量达到16吉瓦的宏伟规划;以色列则已大约完成400兆瓦的光伏装机量。
然而,从各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新能源行业整体技术成熟度不高、消纳就业能力有限,最重要的是,投资规模不大。尽管如此,学界和业界仍然持乐观态度,认为经过10年或更长时间的发展后,新能源将进入快速成长期。有专家认为,作为人类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将加快人类新技术发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最终形成全球分工体系。
中国对新能源领域的重视程度正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要从推动我国未来5年至10年能源安全和能源革命长期战略的角度,从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能源体制和国际合作5个方面推动中国能源发展的进程。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从国际竞争角度,新能源尚属各国竞争的新领域,各主要经济体也基本处于同一梯队。目前,除了欧洲在战略部署上稍稍领先之外,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有限。总体来看,现在没有哪个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绝对领先。可以说,谁先谋篇布局、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谁就将占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带来了全球资源的重新分配与调整。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那么,我国新能源产业是要做领跑者还是追赶者?应该如何谋篇布局?
首先,政府应该给予适当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以德国为例,高纬度、日照时间不足等缺陷并不妨碍德国成为全球太阳能市场份额最大的国家。正是政府政策鼓励奏效,造就了德国国内上下游完整的太阳能产业链,使其生产的太阳能产品几乎覆盖全球近1/3的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能源发展中要对经济性做充分考量,但补贴比例应根据国家实际经济情况而定。对中国来说,发展新能源是构建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重要一环,但目前亟待解决的是走出一条自生性强、经营模式具有可持续性而不是寄生于政策补贴之上的发展道路。
其次,新能源发展应控制节奏。假如新能源对外直接投资速度过快,会使国内市场出现“空心化”。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如果劳动力素质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就会造成严重的就业问题,而大量失业人口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另外,新能源等依赖技术突破的产业,其对外投资的增长过快亦会导致吸收不足等问题。所以新能源产业的大发展,既要等待国际经济环境出现有利时机,又要与国内投资实力及吸收能力相结合。政策还要有持续性,以降低偶发因素带给企业的风险。
再次,加强国际合作。近几年,新能源成为中美两国能源合作的主要领域。中美双方在节能环保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能够实现互利共赢。美国希望通过节能环保领域的合作,扩大其能源技术、服务和产品的输出。中国则拥有巨大的能源消费市场,美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技术先进、经验丰富,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显著。
最后,着重加强生物质能发展。客观而言,目前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都无法生产出石油替代品,只有生物质能才能生产出高品质、清洁化程度高的石油替代品。以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建立自主、安全、稳定的国家能源体系,既有助于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义务,又可以带动数千万人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有人说,现在新能源发展状态接近于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状态,互联网的今天将是新能源的明天。新能源发展,值得让我们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