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nt Research日前发布车用锂离子电池研究报告称,2015年,全球车用锂离子电池需求约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8亿元),而到2024年,预计将超过3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54.3亿元)。未来10年,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趋势已毋庸置疑。在这样的趋势之下,所有制造商都在电池领域扩大投入,主要涉及技术与产能两方面。不过,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企业还应在产业热潮面前保持冷静,在忙于扩张产能的同时不要忽视技术投入。
两件事看动力电池未来前景
对Navigant Research的预测结果,可能很多人并无太具体的概念。但是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这两件事,你大概就可以判断出世界范围内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前景。
在国内,大多数人对于电动汽车的未来仍然抱着怀疑的态度,多数人认为如果不是政策的因素,电动汽车限于当下的种种问题,是很难推动起来的一件事。可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时间内,政策是不会退出电动汽车的发展进程的。全世界对环境治理的需求越来越高,即便环境优于中国的很多国家都在试图通过政策干预,促进这个产业的发展,进而获取环境的提升。这种政策驱动力绝不是短期内就会解除的,这个在欧洲的表现可能比国内还要显著。
近日,有消息称,根据欧盟“地平线2020”研发计划,欧盟推出ALISE计划—电动汽车(XEV)的先进锂硫电池计划。欧盟将投入760万美元用于电动汽车锂硫电池插件的研发。
可见,在欧洲,政府层面对于电动汽车的发展持非常积极的支持态度,并且他们很关心技术层面的进步。
而除了技术进步,接下来这个例子还会告诉你电动汽车的市场环境。
据悉,挪威正计划进一步削减该国碳排放量,到2025年将排放量降低40%,并且已经做好相应计划。
目前挪威发电97%依赖水力,已经没有煤炭发电工厂需要关闭。而汽车作为该国碳排放三分之一的来源,将成为挪威降低排放量的关键着手点。所以在其新的减排计划中,电动车推广计划被很明确地提出:2015年所有政府公用车辆使用电动车;2020年所有公共交通不再使用化石燃料;2022年所有出租车实现零排放;2025年该国销售所有新车将实现零排放。
而为了实现这一的目标,挪威正不断推出与之相应的优惠政策,这也使过去三年中挪威所销售的新车中电动车的比例已经达到20%。
所以,动力电池正面临着很多产业无法比拟的利好环境,而这不仅仅是在某一个国度,很可能会快速地在全世界范围蔓延。
企业更应注重技术突围
目前,不论从技术还是规模角度来看,世界汽车动力电池范围内,日韩企业占据着绝对优势。纵观2014年全球电动车电池市场排行,松下、AESC和LG化学3家电池厂商是无可争议的领军者。虽然我国目前动力电池生产规模相对可观,市场更加可观,但我们的制造商在技术投入与技术水平上,仍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
而随着市场发展,汽车制造商对车用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正逐步提高,他们要比现在更加注重安全性、成本与储能能力。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连博世这样的巨头都在努力想着各种办法。
据路透社报道,近日,博世集团成功收购了位于加州海沃德市的Seeo电池公司。之所以收购这家公司,是因为它能够帮助博世规模化生产轻量化电池,它已经研发出能够提升电动汽车2倍续航能力的新一代锂电子电池。
而其实,为了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博世在收购该公司之前还做出了一个重要举动,与日本大型电池制造商杰士汤浅、三菱商事成立锂能源和电力(Lithium Energy and Power)合资公司,开发车用新一代,计划将从2017年开始生产。
与博世一样,另一家德国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BASF)正在其“高能锂离子电池”(High Energy Lithium-Ion Batteries,HE-Lion)项目中进行对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目的就是大幅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从而便于电动车、电脑、手机都能延长其使用时间。
该公司相关人员称,车用动力电池提升能量密度、提升功率密度、降低制造成本的脚步正在成几何级数发展,他们将有效促成今后纯电动车的发展。
由此可见,这些企业更加看重技术层面的突破,在技术投入上倾注了更多力量。
当然,对于动力电池的未来前景,国内企业的反应速度并不比他们慢,不断有企业扩产能、加投入。如昨日晚间,大东南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年产7.5亿Ah锂离子储能动力电池建设项目”。
国内三元体系龙头企业北京波士顿电池,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陆地方舟新能源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就新能源物流车进行合作的同时,并为其新能源中巴车和乘用车研发动力电池系统。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动力电池初具规模,同时形成了较为可观的产能与相对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可是我们仍然无法避免核心技术缺失,如果真正参与国际竞争,并无太大优势。
目前,电动汽车产业并未形成真正发展浪潮的关键问题就在动力电池本身技术的桎梏,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关系未来电动汽车发展水平。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整车汽车制造商倾向选择与国外电池制造商合作,而国内汽车制造商虽然在动力电池领域不断加大投入,但相比博世等国外企业,技术投入存在差距,更加看重产能投入。
对比国外企业的产业布局,借鉴整车制造产业发展的痛点,国内电池生产企业还应在产能投入与技术投入上找到更好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