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2015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动车暨新能源汽车展期间,第七届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同期举行。会议探讨了电动车用动力电池如何应对面临的挑战、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趋势、汽车电动化的电驱动总成、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等行业热点话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分会理事长陈全世主持会议,并发表了《政策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关键》的演讲。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研究院、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分析了电动车用动力电池发展即面临的挑战。他认为,动力电池已成为我国电动汽车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如果不解决电动车能量快速补充问题,即使充电桩普及了,纯电动车也无法完全替代传统汽车,只能作为短途出行交通工具,成为传统汽车的一种补充。电动公交车的运行是否能够成功,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成本控制和电池组的性能提高至关重要,需要研究新型商业模式,引领动力电池产业化发展,明确其具体要求;电池组与整车的生产都需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经验,而不是简单凑数。
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牛近明介绍了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推广新能源汽车1.85万辆,其中,电动公交车示范数量1351辆,电动出租车2650辆,推广电动租赁车2817辆。北京市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推进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已实现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单独配置,计划到2017年共配置17万辆,目前,北京市已有9家企业的14款车型完成在京备案工作,实现销售。北京市还施行了纯电动小客车不限行等优惠政策,有效促进了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就北京市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做了说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北京市海聚工程海外高层次人才、精进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蔡蔚博士,就汽车电动化的电驱动总成课题作相关主题报告,指出全球汽车技术方面底盘电动化、车辆轻量化、整车智能化、交通网联化四大变革。
低速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论坛上,河北御捷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平和山东唐骏电动汽车销售总经理刘国增分别代表行业发声。
张立平认为,发展小微型新能源电动汽车应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他说,中国是一个消费大国,且消费呈现多元化趋势,发展小微型电动汽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目前我国小微型电动汽车产业初具规模,发展空间巨大,促进小微型电动汽车发展应把成熟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到小微型车上。
刘国增对小型电动汽车行业现状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小型电动车是适合当前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国民车,市场需求庞大、用户群体明显、购买能力超强,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刘国增介绍,2014年我国小型电动汽车产销量达到40万多辆,其中,仅山东省22家联盟内企业就达到14.8万。低速电动汽车是一个年增长50%以上的新兴产业,据有关部门预测,2015年全行业产销量将超过60万辆, 2020年预计超过100万辆,产业规模达1000亿。
尽管如此小微型电动车市场巨大,但发展至今,该产业依然是没有任何名分的“黑户”,为此,刘国增呼吁,我国应借鉴欧盟低速电动车分类管理的经验,设定门槛,分类管理,疏堵结合,确立健康有序发展的目标,尽快完善产品定义、技术标准、生产许可、产品认证、行业管理、明确路权等等,在有条件的省市率先开展试点工作。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突破,能源、环境压力的倒逼,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大大提速,为行业开启了一片崭新的蓝天。此次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不仅从理论上探讨了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脉络,达成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最广泛的共识 ,也在实践上提出了解决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瓶颈的一般路径,为在迷雾中前行的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