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压缩空气储能(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CAES)逐渐成为能源利用及环保领域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之一。相比于其他形式的电力储能技术,它具有储能效率高、储能周期长、储能容量大和投资相对较小等优点。
但是,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多采用地下大型洞穴作为储气装置,对特定地质条件的依赖成为制约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规模化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之一。因而如何摆脱对大型天然洞穴的依赖,使其不受地理条件限制成为压缩空气储能研究的重点。地上储气装置由于具有经济、安全等优点成为储气装置发展的方向之一,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储能研发中心科研人员对压缩空气储能储气装置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并对其中地上储气装置的经济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总体参数一定的情况下,研究中采用三种储气方案:储气罐组、气瓶组合和储气管道。
科研人员对每种储气方案的理论原材料、金属消耗情况进行了详细计算,在综合考虑制造加工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确定了三种储气方案的最佳参数构成。同时,他们采用全寿命周期理论,对每种储气方案在采购、运行、维护直至报废等阶段的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现有的储气罐组、气瓶组和储气管道三种地上储气方式,储气管道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低,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应用于规模化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前景广阔。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规模化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储气装置选择提供参考。
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的支持。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SCI期刊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