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锂电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更为环保的燃料电池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近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其中明确了氢能与燃料电池将作为我国能源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之一。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燃料电池汽车将成为中国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又一选择。
目前,日、美、韩、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出台相应的政策或宣布计划以支持氢能和燃料电池的发展,各国对于加氢站等燃料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纷纷加大投入力度:日本决定到2015年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四大都市圈的市区和高速公路上建立100座加氢站,到2020年有望将加氢站数量增加至1000座;德国计划到2015年投资建设的加氢站数量达到50座;美国加州预计在2015年前建设68座加氢站,并计划在2024年扩大至100座……
随着制造技术提高以及燃料电池系统成本的持续下降,燃料电池汽车在整车性能、寿命、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已经接近传统燃油汽车,而整车成本也从原来的100万美元/辆下降到5-10万美元/辆。有消息称,日本丰田公司将于12月15日在国内发售名为“MIRAI”的燃料电池汽车。2014洛杉矶车展上,奥迪A7氢燃料电池汽车概念车惊艳全场。与此同时,奔驰公司计划于2017年发布旗下燃料电池汽车,福特、通用、现代等汽车厂商也表示计划推出燃料电池汽车。种种迹象表明:2015年已成为燃料电池汽车元年,其商业化黎明也即将到来。
尽管如此,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之路仍将充满坎坷。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裴普成认为,燃料电池车要形成产业化,还要在成本控制和电池耐久性两方面做进一步提升。清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全世则表示,目前燃料电池技术仍不成熟,催化剂造价过高,使用中可能产生有害气体,因此现阶段还不具备产业化能力。而业界普遍认为,建设加氢站的造价过高、燃料电池研发和制造费用居高不下成为限制其推广的瓶颈。可见,燃料电池汽车真正走近普通消费者仍尚待时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