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日起,《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将正式施行,全省范围内将禁止行驶超标电动车,这也是首次覆盖全省的禁行令。而按照老国标,当前市面上大部分电动车属超标车。
要么转型,要么淘汰,福建电动车生产企业站在十字路口。
按旧标准,多数超标
来自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当前,福建约有800万辆电动车,平均每个家庭拥有一辆。每年在我省卖出的电动车约100万辆,其中,福建所有的47家电动车生产企业,共有18%-25%的市场占有率。
“今年上半年,我省电动车生产企业的产销总量有所下滑,这跟4月份出台的《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有一定关系。”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会长林曦说,上月27日,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召集电动车生产企业,专门商讨新规出台后的应对措施。
据介绍,现行的电动车行业标准是1999年国家颁布实施的 《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凡最高时速大于20公里、整车重量大于40公斤的电动车,都属于超标电动车。
“随着近年来电动自行车技术的改进,车行时速基本达到25公里左右,重量也增加到50公斤,旧标准已无法跟上现实需求,大部分企业生产的电动车都超标。”林曦告诉记者。
根据《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规定,8月1日起,我省境内的超标电动车不予登记,不得上道路行驶。《办法》颁布前购买的超标电动车,将限期淘汰。国家新标准出台后,再按新标准执行。目前,新国标已研究制定并上报。
“福建山地、丘陵多,简易电动车电机功率小、爬坡速度慢,许多县城、乡镇的老百姓喜爱重型电动车,而这一群体正是福建生产企业的主攻方向。”省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俊誉认为,尽管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及福安、建阳等地已出台当地电动车管理规定,但其超标禁行的规定主要在城区内执行,《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 则让禁行令首次覆盖全省。
调整方向,迫在眉睫
新国标迟迟未出,禁行令即将施行,电动车生产企业何去何从?
与浙江台州、江苏无锡比,福建并非全国电动车主产区,生产企业的总量及规模并不大。但经多年发展,福建电动车生产企业中也涌现出心艺、乐比、舒驰、欧派特、华纵等一批著名商标。
“企业只能积极应对。”福建心艺车业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上官用甫说,许多省内老经销商对《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持观望态度,这一块的销量下滑约10%。他认为,当前,生产企业要控制好现有超标电动车的存量,减少库存压力,同时须丰富产品类型,适应新政策的要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 提出各设区市可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具体管理措施,大部分小微生产企业希望地方政府能放宽标准。目前已制定电动车地方标准的地区,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均有适当放宽,如福州对电动车重量的限制为空车 (不含电池) 不超过35公斤。
“这给企业提供了一定空间,但过分超标的电动车仍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林曦认为,面对新政策,福建电动车生产企业须在进货渠道、生产工艺等方面做出改变,由过去对接台州、无锡等重型电动车零配件市场,转向天津、广州等简易电动车零配件市场,吸纳新技术,发展简易电动车。
此外,“走出去”也是福建电动车生产企业的一个方向。
泉州市科臣车业发展有限公司,2009年起就进军印度市场,目前在当地的电动车销量已占公司总销量的一半左右。公司总经理陈国有表示,今年他们还将开发泰国电动车市场。
“在东南亚一带,电动车产业有许多新兴市场。”林曦举例说,台湾台中等地正在淘汰以汽油为燃料的摩托车,倡导骑行电动车,企业可开展对台电动车贸易,拓宽销售渠道。
车,“轻装”上市
与此同时,随着低碳出行理念的兴起,一种以为动力的新型环保电动车,正悄然步入市场。
在乐比自行车有限公司马尾厂区,记者见到一款折叠电动车。从外观上看,它类似于折叠自行车,后座没有庞大的蓄电池,电机中装入了离合器,在无电时,也可靠踩动车轮行驶。
“当前,大部分电动车都采用铅酸电池,而一组小容量的铅酸电池重量就有15公斤,给车架和电机留下的重量空间只有20多公斤,对企业而言,生产难度非常大。”该厂厂长傅瑞武告诉记者,重量只有3-5公斤,内置于电动车内,与铅酸电池车相比,无需那么大的车身来承重,整车重量不超过20公斤,且更加环保、节能,电池使用寿命也更长。
不过,市场对这种新型车的接受度依然有限。“去年开始,公司转型生产电动车,但目前月产销量还达不到100台。”傅瑞武说,这主要是由于较贵,而电机功率和电池容量又相对较小,消费者更青睐续航能力高的铅酸电动车。
车的生产技术尚未成熟,也影响着它的普及和推广。目前,福建电动车生产企业中只有乐比、万利达、凯达等3家企业生产这类电动车。为此,《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 特意指出,要鼓励生产、销售使用等为动力驱动的环保、轻便助力自行车。
“更环保、更低碳是今后电动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消费者对简易电动车的接受和认可需要一个过程。”林曦认为,当前我省有300多家自行车俱乐部,可以通过发展骑行文化,向消费者倡导绿色出行的理念,带动福建电动车产业转型升级。
采访手记
需要政企共努力
长期以来,各地对电动车行业的疑虑,主要围绕行车安全及电池污染两大方面,出台了许多限行或禁行的条规。现实生活中,电动车作为许多老百姓出行的首选方式,消费者又希望它快一些。如何解决其间矛盾,规范电动车行业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和生产企业共同努力。
对政府部门而言,应当疏堵结合。在执行相关政策的过程中,给予电动车企业一定的鼓励和奖励,推动其转型升级,并引导群众购买适宜的电动车。例如,几年前福州就以补贴的方式,让消费者换购达标电动车,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电动车市场的发展。
此外,目前电动车主要实行产品目录管理制度。业内人士呼吁,有关部门应统一全省电动车的目录管理,如果各地目录不同,同一批次的产品在某地被准入,在另一地则有可能成为超标车,这既不利于电动车企业的生产与报批,也容易造成市场管理的混乱。
对企业来说,一味寄望于政府部门放宽执行标准,不如在生产技术、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下功夫,提高电动车安全性能,使用更环保的新能源,并进一步提升电动车品牌知名度,用行动赢得口碑。
危机有时也是转机。即将施行的禁行令,被许多电动车业内人士看作一次行业洗牌的机遇,也让电动车生产企业开始认真思考转型之路。我们期待福建电动车行业“转”出一片新天地。
超标电动车将全省禁行 福建电动车企业“驶”向何方?
[摘要]今年8月1日起,《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将正式施行,全省范围内将禁止行驶超标电动车,这也是首次覆盖全省的禁行令。而按照老国标,当前市面上大部分电动车属超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