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日,由国家能源局指导,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与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储能国际峰会2015”在北京召开。在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分论坛上,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动力电池实验室主任王子冬发表“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建议”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动力电池实验室主任王子冬:
今天跟大家讨论的是“怎样围绕电动汽车的商业模式开发动力系统”主要分四个问题来讨论。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电网储能和新能源汽车储能是储能的两个不同领域,电池组用在电网与用在电动汽车上的功能是一样的。国家为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出台一系列的补贴政策是好事儿,但是补贴了这么久,补贴的效果怎么样?我个人认为,任何一个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过度依赖靠政府补贴是发展不起来的。所以,政府提出了补贴退坡机制,一定要给新能源汽车留有商业操作的空间。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扶持是不够的,还要有相关的配套措施,尤其是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新能源的革命也包括使用过程中的革命,所以,不要为做充电桩而去做充电桩,要为应用去做充电桩。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各地政府的补贴都是优先补贴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这种地方保护主义也很是一个严重问题。 另一个就是充电标准的问题。一个充电桩不能给所有的车充电,这是效率的问题,实际上,现在我国的充电桩效率很低,一个充电桩一天仅为几辆车充电,甚至更少,是资源的极度浪费,所以充电桩该怎么建,尤其是如何提高公共领域充电桩的使用效率,我们应该认真思考。
目前,我国电动车发展的路线是从公交、物流、公共领域向私人过渡。到目前为止,我国在公共交通领域做的不错,但是私人领域却不是太好。在私家车方面,我们必须要及时倾听市场的反馈,以用户的心声来促进产品的进步。电动车的推广向人们证明,只要有一款好的产品,加上一个比较好的商业模式,就可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盈利,这个盈利很重要。
城市交通体系采用电动车,实际上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现在城市的污染很严重,公交车在路上行驶的频率太高,而私家车每天行驶的里程是有限的,所以公交车体系是我们应解决的一个重点,同时又是一个难点。为什么说是难点,目前来讲,电动车中电池和电机技术根本不适合在公交车上应用。
二、电动汽车存在不同的细分市场
在电动车领域,我个人认为一定存在细分市场。电动叉车就是一个证明,这个领域适合于采用电动模式。其实,对特斯拉来讲,解剖以后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但是它知道卖给谁,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三、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问题
很多人说电动车太贵,在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的电池系统中,电池成本大概占到整车成本的30-40%,而纯电动汽车电池的比例会更高一点。事实上,化学电池单元、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及测试,这四个大部分构成了电池系统的成本。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我国动力电池市场遭遇了电池慌。现在我负责任地讲,中国不存在电池慌。但实际情况是确实买不着电池,为什么?一是没有好电池;二是账期太长。好电池的产能不低,不低为什么不给?是因为整车企业不讲理,要六到八个月的账期,没有几家做好电池的电池企业能够顶得住六到八个月的账期。举一个例子,去年国内一家著名车企开发了一款新车,接到一万辆车的定单,每一辆车带76度电,一组电池的价格在二十多万元人民币,一共是二十多亿人民币,押六到八个月,需要电池企业先投入十几亿人民币进去,哪一家电池企业能承受先押进去十几亿人民币?现在电池企业都缺钱,自己周转都缺钱的情况下,谁能给你押进去十几亿人民币,所以市场上会没有电池。
为什么现在电池组的价格会居高不下?从材料到生产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成品的价格。
四、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我们在追求高能量密度的情况下,包括现在用三元和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能不能保证其安全性,是我们应思考的重中之重。
其次,电池的长寿命问题,这对电池来说,尤其是电化学来讲是很难的。大家知道最初是在手机、笔记本上使用,谁的手机和笔记本会用15、20年?所以说,设计之初就不是为动力而做。所以说,对来讲,包括对铅酸、镍氢等电化学的储能方式,长寿命是很难的。
另外,还有电池的一致性问题。电池的一致性分两个方面:一是生产的一致性;另一个是成组系统的一致性。通过大量的试验和经验结果来看,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可以忽略,关键是电池成组的一致性能不能做好。现在从电池的衰减来看,我们分析了大量的数据,假定电池的不一致性共十分,工厂生产的不一致性充其量占一分,电池成组占九分,所以,要先解决好了九分再看一分的问题。
事实上,包括材料体系、电池的结构、隔膜、电解液、散热和保温等方面,都影响着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未来,电动车的推广应用,一方面是电动车的技术进步,这其中包括轻量化的问题,结构问题,技术问题,电机、电控技术的进步等,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另一方面是商业模式,电动车的推广如果没有商业模式的配合不可能顺利实现。
对储能产业来说,任何从事储能产业的研究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个人认为要有所为,有所不能为,不能什么都干,市场需要什么,有什么样的优势,能干好什么,大家有需求,才能再去干这件事,谢谢大家。
(电池中国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