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日,由国家能源局指导,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与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储能国际峰会2015”在北京召开。在“2015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系统论坛及岛屿能源国际会议”平行分论坛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研究员梁浩博士做了题为《分布式能源与绿色建筑》的主题发言,以下为发言内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研究员 梁浩:
开展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筑发展路径研究的原因
一、新建绿色建筑的商业模式。我国的绿色建筑尚停留在政府强制推行阶段。通过可再生能源,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注入商业活力。
二、既有建筑改造。国内出现房地产产能过剩情况,空置房屋资源浪费。通过屋顶太阳能电站等形式盘活资产,为建筑行业填充活力。
三、推进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会更加标准化和模数化,可再生能源将直接被建筑集成设计,并进入组装过程。
四、智慧城市。住建部已发展了两百多个智慧城市,在智慧城市里边践行智慧的能源微网系统,更易于形成其商业模式。
五、新农村建设,即绿色农房。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有着大面积的空闲屋顶,可将再生能源结合进去建设绿色房子。
以上五项工作不约而同地指向同一方向,即基于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建筑能源微电网,因此我们开展了该课题的研究。
城市规划体系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传统的城市规划,能源是从供应侧考虑的,电力、燃气、热力各有规划,层层加码,造成能源浪费。现在将推基于需求侧的能源规划,把电力、热力、燃气、供冷进行综合规划,多轨合一。城市规划体系首先是总体规划;然后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接下来是修建性规划;再往下是建筑设计。在我国,控规和修规之间存在很大的脱节。如何在城区尺度上做好控规与修规对接,完成城市能源基于需求侧的规划,把可再生能源和低品类能源进行统筹考虑,把单个减排量很小的建筑进行PCDM(项目拆分法)打包。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一是要制定这个规划的目标和关键的性能指标。二是要对城区内可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浅层地热、风能、传统能源和天然气等各种能源进行量化分析。三是对城区内不同类型的建筑负荷和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和模拟,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形态进行科学设计,在规划层面对城市建筑的布局、朝向、密度和容积率等进行能耗控制。四是在规划布局好后,对城区的能源系统进行优化配制,布置能源系统,对系统的经济性、能效和能源减排效应进行综合分析。
在互联网机制下,建筑既是能源的使用者也是能源的生产者,它既有产能,又有用能,形成了互联网思维下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即建筑能源互联网。我们现在形成的是微电网和微热网等的三网互联,期间产能、用能、供能和节能等的五能合一能源微网系统。
光伏建筑一体化问题总结及未来发展趋势
结合过去几年太阳能建筑光伏一体化的项目,我们总结了光伏建筑一体化过去发展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我国,与建筑结合相关的光伏建筑有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图集。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有光伏构建的产品标准,光点建筑一体化的系统运行维护规范也有相应的行业标准。但是,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产权问题,一是质量安全问题。比如光伏存在产量低、易着火的问题;光伏发电的机电安装资质,是否足以支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施工质量;建设部在整个过程中如何进行工程监管;工程质量是否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管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说分布式系统一旦和建筑结合,就要和建设主管部门发生关系。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资源分布等基础规划条件,到建筑布局、朝向、间距、群体组合、空间环境等诸多内容都要在设计方案中体现。产品如何和建筑相集成,是从规划到工程实施整个过程都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开展了光伏应用系统的评价导则的汇编工作,规范市场,给政府和用户一个参考尺度。
能源微网带动了很多的产业,包括发电设备、终端储能技术、科技服务和能量交易金融等。围绕着这个课题,我们在探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支持能源微网和能源互联网系统的政策,包括发展规划和路线图、标准、技术监管体系产业化和市场化。第三方监测认证,体制机制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几个方面。目前在常州市武进绿色建筑产业集聚示范区选择了其中几个示范项目在建设。同时还有一些医院、独栋型别墅、商业园区和旅游区、科技园区、机场和高铁站等地方,都有相应的项目在建设中。
以上就是我的演讲内容。谢谢大家。
(电池中国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