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年度盘点】2015锂电上游材料:扩容热潮不时涌动

发布时间: 2016-01-12 08:56:07    来源: 电池中国网    作者: 王建军
字体:

[摘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攀升,上游材料需求激增,出现产销两旺的态势。《电池中国》网认为,大规模投资,将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锂电隔膜等核心材料带来市场扩容机遇,许多公司正不断扩大自身产能来消化订单。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攀升,上游材料需求激增,出现产销两旺的态势。《电池中国》网认为,大规模投资,将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锂电隔膜等核心材料带来市场扩容机遇,许多公司正不断扩大自身产能来消化订单。未来一段时间内,锂电上游材料仍然存在较大拓展空间。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累计完成主营收入同比增17.4%,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2.8%。以锂电隔膜为例,其用量呈井喷式增长,年增幅在30%左右,侧面反应出锂电上游材料需求的紧俏形势。

  锂电投资规模激增刺激上游材料需求

  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放量,使得动力电池需求爆发,并催生产业资本竞相布局。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20万辆,创出历史新高。电动汽车销售的快速增长,对需求大幅增加,并推升行业投资规模。

  比亚迪、成飞集成等企业纷纷加码项目投资,去年行业总投资规模达千亿元。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隔膜、正负极材料以及电解液等上游材料生产企业将迎来市场扩张机遇。

  业内专家分析,电动汽车、3C和储能产品的发展使得近年来规模快速增长。2014年我国整体市场规模达952.16亿元,同比增长30.31%。2015年1月至6月全国规模以上电池制造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7.3%,全年达到1250亿元,动力电池占比快速提升。同时,生产重心向我国转移促使市场需求快速增加。目前全球产业集中在中、日、韩,共占据全球95%左右的市场份额,并呈进一步上升趋势。

  考虑到充电网络的逐步完善和整车生产资质的放开,新能源车销售延续高增长态势,对锂电材料需求进一步提升。目前动力需求的增加,已对上游材料带来明显的增量效应。碳酸锂市场表现最为明显,涨幅近30%,全球碳酸锂巨头TMC也宣布提价15%。

  锂电隔膜、电解液和正负极材料盈利水平也明显好转,为企业带来实质性订单支撑。而锂电企业投资规模的大幅扩张,又将推升上游碳酸锂、正极和锂电隔膜等核心材料需求,拥有客户优势和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将迎来业绩提升机遇。

  原材料供应短缺打乱产业扩张步调

  目前碳酸锂、草酸亚铁及磷酸铁等原材料都开始出现严重短缺现象,制约了行业发展进程。根据GGII数据统计,去年我国动力电池用正极材料磷酸铁锂近3万吨,今年不少于5万吨需求,而磷酸铁锂主要原材料磷酸铁为1.2倍需求,进而推算出今年的市场需求为6万吨。

  目前国内主要磷酸铁供应商有湖北万润、沧州锐星、唐山林科、合肥亚龙等10多家生产商,实际产能大的不过5000吨,少的最多不过1000吨,即使有扩产计划,所有厂家产能累计不过2万吨/年,与预计的需求量相差近3倍。天津斯特兰副总经理表示,由于上游原材料受限,公司扩产计划都受直接影响,设备已经安装好,但因买不到原材料只能处于搁置状态。

  沧州锐星总经理王金峰介绍,锐星目前的产能(磷酸铁和草酸亚铁)在3000吨/年左右,而去年的意向订单就有超过近1.5万吨。尽管有扩产的打算,但苦于资金缺乏,仍停留在规划阶段。无法忽视的现实是,锂电产业链投资结构性失衡的状况正在显现,各路热钱资本都扎堆向产业链中下游涌去,而在一些前驱体原材料(指获得目标产物前的一种存在形式,大多是以有机-无机配合物或混合物固体存在,也有部分是以溶胶形式存在)领域,则被资本边缘化。

  事实上,包括碳酸锂、磷酸铁、草酸亚铁等原材料的利润堪称丰厚,电池级碳酸锂原材料最近半年价格由4万/吨上涨到5.5万/吨。原材料磷酸铁同样利润丰厚,目前市场价格在2.5-3万/吨,毛利在50%以上,仅这一项原料市场近20亿产值。尽管如此,除了掌握在少数巨头手中的碳酸锂之外,其它前驱体原材料依然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业内专家分析,前驱体原材料生产上普遍规模较小,尽管利润丰厚,但现有企业财力微薄,苦于资金缺乏投资不过千万。同时对行业了解不多,引不起投资人关注,人们普遍关心终端或新能源汽车方面。

  值得业内注意的是,目前新能源领域的需求基本依靠政府政策拉动,因此不少原材料企业和投资方都担心存在后期的经营风险,进而投资较为保守。政府应积极引导,增加和拓宽应用领域,让投资人能关注并坚定认可锂电行业链每一环节投资价值。 

  核心材料企业迎来市场扩容机遇

  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当下,行业却异军突起,成为资本热络聚集地。据不完全统计,近半年来,已有10家上市公司宣布投资建设新的项目,投资总金额接近280亿元。大规模投资,给上游碳酸锂、正极、锂电隔膜等核心材料带来市场扩容机遇。

  沧州明珠为国内动力隔膜龙头,是比亚迪重点供货商,2000万平方米干法、2500万平方米湿法锂电隔膜项目,产能提升近1.5倍,正成为利润的重要来源。当升科技主营锂电正极材料,客户覆盖三星SDI、比亚迪等,公司正积极加码NCA等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投资。

  由于2015年以来全球六氟磷酸锂价格涨幅逾20%,对其核心材料电解液的提振作用显著,行业景气度也有望提升。新宙邦为国内电解液龙头,2015年第三季度净利环比明显好转。同行业的天赐材料目前电解液订单供不应求,生产节奏紧张,产品存在提价预期,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张,未来业绩有望持续放量。

  另一家六氟磷酸锂生产企业多氟多透露,目前公司六氟磷酸锂产能2200吨,今年初技改到3000吨,再扩建3000吨,预计第四季度产能可以达到6000吨。

  三元路线把握扩张变道契机

  目前国内在售的新能源汽车配备的主要有磷酸铁及三元两种。而国外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车企一直在走三元之路。正当行业思考磷酸铁锂和三元锂谁更有出路之际,磷酸铁坚定的支持者比亚迪推出了首款配置三元的车型,在业内引起轰动,带动不少国内车企纷纷掉头向三元路线转移。

  201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动力产值为112亿元,其中三元电池占比为21%,同比增长11%。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磷酸铁能量密度已经基本达到理论的极致,而三元电池的能量密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是越来越多磷酸铁锂生产厂家开始关注三元材料开发的主要原因。

  作为全球前三大动力生产企业的东源电器,一直在进行三元的研究。公司正在积极加快复合三元材料电池的研发及产业化进度,但尚未明确规划其产能。厂商亿纬锂能本部二期工厂将用于生产三元电池,主要进口设备和配套设备合同已经签订。

  虽然多家企业布局三元行业,但国内三元总产能仍然较小,与外资厂商还不具备可比性,尤其是上游的原材料领域。有专家分析,随着国际巨头加速国内布局,势必会选择国内三元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这将为三元材料相关龙头企业带来巨大的成长空间。

  钴是三元正极材料钴酸锂、镍钴酸锂等必须的原材料。随着三元市场空间的打开,将给钴资源相关公司带来不错的发展机遇。华友钴业为国内钴产品龙头,市场占有率近20%,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电池需求增加的影响。在上游资源方面,华友钴业参股了两家矿业公司,增加原料自给率。

  一些跨界转型新能源的公司也开始关注三元的上游材料商。再生资源龙头企业格林美看好三元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开始回收废旧电器以获得镍、钴资源。公司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废旧电池与报废电池材料处理生产线,年回收利用钴资源4000多吨,未来将继续加大三元材料生产线的建设。

(电池中国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制订应“取长补长”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