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政策升温市场遇冷 我国储能产业化积弊待消

发布时间: 2015-05-08 13:52:29    来源: 电池中国网    作者: 吴丽娟
字体: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风生水起,可再生能源正逐步从补充电力的角色向大规模替代传统能源进行转换。随着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并网过程中起到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

资料图,“储能国际峰会2014”会议现场

  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风生水起,可再生能源正逐步从补充电力的角色向大规模替代传统能源进行转换。随着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并网过程中起到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

  国际巨头带动 国外储能市场快速增长

  近几年,全球储能市场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初到2014年底,全球储能在电力系统的累计装机总量为840.3MW(不包含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及储热项目),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5%。

  从全球储能市场看,美国和日本的装机容量排名前两位,比例之和占全球市场的80%以上。而这两个国家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政策的支持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近一两年,国外逐渐摒弃对单一新能源形式的补贴政策,转而将针对光伏、风电的补贴向扶持储能倾斜。比如德国和日本均出台了针对“储能”的专项能源补贴政策。

  从企业层面看,近日美国特斯拉公司推出了家用蓄电池产品Powerwall,引发了市场对于储能产品及其应用领域的广泛热情。业内人士分析,全球储能正处于产业化初期,特斯拉这样的巨头企业进军储能领域,将进一步推动储能产业爆发性增长。

  在各国政策扶持和巨头企业的推动下,多家知名研究公司也均表示看好储能市场后续发展。MarketsAndMarkets预测,到2018年,全球电网和运输领域的先进储能电池市场规模将取得10%的年复合增长率,并达到108亿美元;据Lux Research预测,到2017年全球电网级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04亿美元;据Boston Consulting预测,到2020年电网级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美元。

  尽管各公司的预测数据并不一致,但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业内对储能未来的发展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未来,储能产业链极有可能复制风电与光伏的发展路径,享受大规模产业化带来的“饕餮大餐”。

  商业模式不明 国内储能发展依然缓慢

  与快速成长的国际市场不同,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却一直是“看上去很美”,但产业化进程始终低速徘徊。尽管2014年中国的累计储能装机比例已从2013年的7%上升为10%,但储能应用的推进速度依然迟缓,尤其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通常只能作为微网和离网系统中的配套产品出现,颇受冷遇。

  在业内人士看来,政策和成本,依然是制约我国储能产业化发展的两大陈疴,也正因如此,我国储能产业至今仍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行业发展踯躅不前。

  业内专家介绍,由于我国储能应用市场长期缺乏政策指导,配套电力市场的储能企业没有一家实现盈利,多数需要依靠其他业务来维持储能研发经费的持续投入。目前,我国仅针对部分西部无电人口地区给予补贴,并且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

  可喜的是,2014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首次将储能列入9个重点创新领域之一,要求科学安排储能配套能力以切实解决弃风、弃水、弃光问题,储能的战略地位逐步提升。2015年3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到要鼓励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另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十三五”光伏市场规划提出后,储能的“十三五”规划大纲也被提上议程。尽管这些政策暂时还未落到实际操作层面,但非常值得储能业内人士期待。

  除了储能政策长期缺失外,高企 的电池成本也是阻碍我国储能产业化发展的一大瓶颈。中国电力科学院电工与新材料所所长、教授级高工来小康曾明确指出,电价是个始终都绕不开的问题,尤其是从用户层面看,目前储能的成本仍然过高。因此,储能要推进产业化发展,首要工作就是研发长寿命、低成本、高安全的储能产品,提高用户端的使用性价比。

  据测算,目前在大型集中式电站中,全钒液流储能成本约为4500~6000元/千瓦时,采用锂电集装箱式储能成本约为3000~4000元/千瓦时,在没有储能电价政策和补贴政策的前提下很难实现盈利。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储能示范工程验证了储能技术的可行性,但商业化运营模式的探索还应进一步加强。

  行业组织发力 为储能商业化探路

  为了推动储能产业的商业化进程,国内的储能行业组织也不断发力,帮助国内的储能企业寻找适合的发展道路。

资料图,“储能国际峰会2014”分论坛现场

  近年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优势,以务实的举措促进中国和世界储能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并发起成立全球储能联盟”(GESA),搭建全球范围内储能信息、交流互通通道,帮助国内储能企业拓展全球市场。

  据悉,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与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国际储能峰会和博览会“储能国际峰会2015”,将于6月2日至5日在北京召开。在为期三天的峰会上,60多位储能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将进行现场演讲,与700多位行业精英、产业同仁共同聚焦储能在可再生能源并网中所涉及的市场应用、经济性问题及投融资领域等热点话题,并展开现场探讨。本次峰会同期将发布储能行业白皮书2015,梳理全年产业数据和政策,解析储能可行的商业发展模式。

资料图,“储能国际峰会2014”会议现场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峰会,帮助产业同仁准确把握储能产业发展趋势,理清未来发展思路,共同为储能的商业化拓展道路。

  了解“储能国际峰会2015”更多信息,请登陆峰会网站www.ESCexpo.cn,或者请联系主办方!

  快速报名热线:

  +86 400 887 3363

  联系方式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联系人:刘为 女士

  电话:+86-10-6566-7066

  传真:+86-10-6566-6983

  邮件:wei.liu@cnesa.org

 
(电池中国网独家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