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观点】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外热内冷” 亟待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 2014-12-25 12:13:53    来源: 电池中国网
字体:

[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的逐步提高,锂电材料市场随之升温。但是,由于技术差距以及上下游的利润挤压,身处其中的锂电正极材料企业却并未享受到市场升温带来的发展商机,我国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出现了“外热内冷”现象。

  近年来,随着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的逐步提高,锂电材料市场随之升温。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池材料生产基地,尤其是锂电正极材料市场份额已占据全球的40%以上,未来发展空间仍非常广阔。但是,由于技术差距以及上下游的利润挤压,身处其中的锂电正极材料企业却并未享受到市场升温带来的发展商机,我国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出现了“外热内冷”现象。 

  外热:

  工信部10月28日发布公告,公开征集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意见。充电设施技术标准、建设标准、用地政策、用电价格、社会资金参与等方面将得到细化,充电设施将迎来快速建设期。10月29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了要促进绿色消费,推广节能产品,对建设城市停车、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要给予较多的奖励,再次从国家政策层面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给予强心针。

  在国家政策支持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双重驱动下,国内锂电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作为电池重要组成部分的正极材料市场随之升温,产业景气度将持续提升。

  内冷:

  由于基础研究、企业科研实力等方面的不足,我国材料企业与国外巨头相比,无论是在技术水平,还是市场竞争力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同时,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进入产业爆发期,导致整个链条产能过剩,正极材料市场受到原材料厂商价格不降和厂压低成本的双重挤压。随着外来资金盲目扩张,导致各正极材料企业产品之间的差异化不大,毫无产品市场竞争力,产品缺乏销路,导致产品库存高企,最终低价倾销。

  在此背景下,锂电正极材料企业强者更强。以湖南升华为例,公司于2005年开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目前,公司的磷酸铁锂产品已经在深圳沃特玛、哈尔滨光宇、ATL、中航锂电等多个电池厂商应用,广泛应用于金龙客车、宇通客车、五洲龙客车等新能源大巴,是国内最大的磷酸铁锂材料供应商之一。目前公司磷酸铁锂产品供不应求,预计今年产量为2000吨,明年有计划扩产1000吨。

  而受到上下游利润挤压的中小企业则有遭遇“劣汰”的风险。据悉,国内已有30-40家电芯厂关门,深圳不少生产手机电池的小厂出现纷纷倒闭的情况出现。正极材料厂家资金风险骤然加大。

  电池中国网观察:

  锂电正极材料市场“外热内冷”,一方面促进了电池产品整体制造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则造成低端产品泛滥,阶段性产能过剩,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国内正极材料生产厂家想要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尽快提升产品工艺的成熟度和技术水平。

  近日,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湖南瑞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常州博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等六家企业,共同主导成立了“锂电材料产业创新联盟”。而这一联盟的成立,也将促进锂电材料产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国内外的交流合作、提高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笔者认为,随着锂电产业的重要性日趋提升,锂电正极材料行业亟须集聚产业合力,加强资源共享,加快锂电材料产业的转型升级,共同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同时,相关企业也应理性看待市场,通过优化整合进入良性市场循环。

 

更多推荐

专家专栏

企业专题

热门文章

展会沙龙

󰀗返回顶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