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巴徐小委:电动汽车快换技术带来新商业模式
发布时间:2018-11-09 09:43:00
关键词:CBIS 锂想峰会

上海电巴:电动汽车快换技术带来新商业模式

图为上海电巴徐小委在CBIS2018“锂想”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戳此进入峰会官方专题,了解更多会议信息:“锂想”2018第三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18)

 

2018年11月8日,以“新时代·破而立:前行中的产业转折之路”为主题的“锂想”2018第三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18)在北京兴基伯尔曼饭店开幕。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徐小委在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以下为主题演讲内容。


上海电巴徐小委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今天本来是我们董事长张建平先生讲这个报告,他临时有事,由我代他来讲。

    

我报告的题目就是“换电以及后补贴时代的挑战”,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讲解。先讲一下当前电动汽车的痛点,第一个就是后补贴时代倒逼市场,这个上午大家已经讲很多了,我不再重复了。

    

我主要讲目前的使用瓶颈,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第一点就是目前的车价高,第二点就是里程焦虑,第三点就是电池的寿命短,第四点就是私桩普及难,公桩盈利难,第五点和第六点我们现在基本上做不到,电池回收和二手车买卖,由此衍生出三大风险,第一电池升级导致充电设施投资浪费,第二车辆猛增引发电网安全,第三点就是电池再购引发用户投诉。

    

第二点讲一下痛点的解决方案,我们提出换电,先讲一下换电的使用场景,主要是两点。第一点,在运营的车辆,换电模式在高频使用,车辆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充电是不增值的,时间是最快的,所以换电可以。第二点,这里有一个好的案例,广州和厦门的出租车用户表示出租车电动化必须用换电车型,正在使用的充电出租车用户也要求更换成换电出租车。这是第一个场景。

    

第二个场景,对无桩用户选用的需求,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旧小区和新小区的公共停车位和固定停车位的分布,随着小区越来越高档,固定停车位比例会越来越大。无桩充电难,表面上看建桩难,实际是停车位的问题,无固定车位会是一个常态,换电模式会提供给这些无桩车位使用电动汽车的机会。

    

第三点,商业价值,我们想通过两个方面,车电分离和电池共享来打造出行服务和能源生态。第三点,先讲一下出行服务,先从基础设施、增加里程和交通工具,以及用户忧虑四个维度来进行解析。第一点,基础设施方面,换电网络可以解决里程忧虑。这张图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现有的汽车保有量大概在3亿辆左右,可能需要80万个加油工位,如果未来全部换成换电这种车型的话,可能只要40万个换电工位,而且服务半径小于3公里。换电比加油更高效、更便捷。

    

第二点,因为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很大,所以我们刚开始会以公共运营车为切入点,拉动换电网络建设。目前我们在北京已经建立了百站,未来到2018年这个已经完成了,2020年我们将在百城建立千站,到2025年我们全国建立万站,2025年以后,我们对里程就可以做到无忧,畅行也会无忧。第三点,我们的数据提供,这里借用我们的运营平台和大数据平台,满足各方客户的需求。包括政府的需求,安全监控的需求,运营支撑的需求,不一一展开了。

    

从用户无忧这个角度来讲,首先速度是解决时间忧虑的一个关键点。现在我们的换电大概要是三分钟,相当于现在的20C这么一个倍率,现有的充电最多1C 60分钟,未来我们可能做到1分钟,对应的就是60倍率,但是快充按现有的电池技术发展,大概至少在未来5年最多做到3C 20分钟。刚才说到钛酸锂3C、4C,但其他的电池3C可能都做不到。这样的情况下,换电在运营车这一优势非常明显,用速度来解决时间忧虑。

    

第二点,集中充电可以延长电池寿命,我们做了一些比较,电池的充电倍率对电池的寿命影响很大。我们以前发现0.5C的电池可以做到4000次,但是如果用1C可能做2500次,2C  1000次做不到,这是目前电池的一个现状。第二,低温充电对电池是一个灾难,我们通过集中换电,就可以用足循环次数,这个电池四千次,我们可以做到60万公里,但是快充就很难,只能做到20万公里。

    

第三点,我们讲换电可以对电网冲击是比较友好的。这张图是厦门的一个换电站的日功率曲线,那边是北京怀柔快充站日功率曲线,换电站负荷对电网冲击是比较小的,而快充冲击是比较大的。第二点,换电站对电力利用率很多,53%,快充目前只能做到20%。统一管理,解决安全忧虑,现有的电池50%安全事故都是由充电过程造成的,我们把电池集中起来进行管理,按照电池的特性进行定制的话,这样危险就比较集中,风险相对就小。这是我们在厦门的一个实例,单车运行50万公里,累计行驶1.3亿公里,累计换电90万次,目前处于零故障。这是另外一个关键技术,实现电芯级的实时监控,我们用到了光纤技术,传统的监控点最多只能监控到8个点、10个点,这是BMS的限制。我们可以做到2000甚至更高的点,每个电池我们都能够实时监控,精准测量,实现精准分析,最后让大家用的更放心。电池发热才是导致它灾难的一个关键原因。

    

这是我们实际运营数据的比较,充电和换电的比较,我们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到,我们充电站和换电站在土地平效方面,换电电站是充电站的19倍,电力利用率方面是10倍以上,这是我们实际的运营数据。第二,对于出租车司机而言,用换电版的,里程可以增加25%以上,第二,单班收入可以增加到1500元,双班可以增加3000土地平效,可以增加30%,这是实际的运营数据。

    

接下来讲能源生态,电池作为社会资源,这是以前德国的一个社会学家提出的,应该把电池看成一个社会资源进行共享。如果从电池、车用、储能到回收这么一个循环来看电池,这个能量就是无限的。比如2020年国家规划是500万辆,如果每辆车40度电算,就是2亿度电,如果循环,每天用两亿度电在移动。

    

我们在能源生态能做的一些业务,第一个就是换电服务,第二个就是我们可以跟国家电网合作,建立一个储能。另外我们跟整车厂、电池厂合作,对电池的健康评估,提高SOC、SOP,现在SOC、SOP都非常低的原因,数据量太少,数据真实性不高,导致评估是很困难的。如果我们把这些数据全部共享管理起来,做它的健康评估模型还是非常有利的。

    

第四点就是梯次利用,电池共享,我们可以进行回收。接下来讲一个很关键的地方,我们怎么样在生态链赚钱,我们换电可以用足电池寿命,这个寿命包括两块,一个是循环次数,一个是寿命。我们讲电池的寿命四千次,寿命十年,换电,出租车运营车要求六万公里,比如寿命2500次,但是它的寿命是10年、8年,这块有一些残值的。只有通过换电,通过电池的合理管理,通过对它的一些各种保护和平衡,这样就可以挖掘它的能量,把这种电池全部的东西用足,这样生态链价值就出来了。第三点,讲我们电池健康的评估模型的建立,主要是基于大数据,这是我们做的一个框架,具体的细节东西就不展开了。这是我们健康评估,现在我们看到一些痛点,比如二手车现在有度量标准,但是电池是没有的,电动车是很难回收的,因为没法评价。但是裸车是可以评价的,电池共享以后,电池可以通过专业化集中管理。我们是集装箱式的,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回收平台,可以梯次利用,储能有很多方便性。现在回收利用包括梯次利用最大的问题,电池回收操作成本太难了,把电池集中这么一件事情现在都办不了。通过这样管理以后,实现电池健康评估,最后我们把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可以分享。

    

这是我们梯次利用,我们未来做的可能是电池、车用和储能,回收我们会交给第三方,比如我们跟他做一些期货或者其他的交易,形成一个大的循环,满足我们自己产业链的构成。这是我们对未来绿色电厂的构想,我们现在做了一个简单的算法,比如我们现在一万个换电站,12G,如果四年后,可能总储能是就到了57G,如果八年后整个储能达到了102G,这个储能量已经非常大了,这样的话,就实现了换电网络、储能网和光伏、风电形成一个绿色电厂,从而实现能量的大循环。

    

最后讲一下我们的换电模式,实际是交通和能源互联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将推动绿色交通网和智能电网的协同发展。这是电网,换电网络,形成一个换电网络和交通,中间加上一个电子物联,构成一个大的网络结构。换电网络是连接绿色交通网和智能电网的纽带,既可以为绿色出行提供能量补给服务,同时又可以向智能电网削峰填谷和能源消纳服务。第二,换电网络是实现分布式的储能和微电网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电巴公司,我们电巴是最早从事于换电开发的一家公司。2000年我们在兰州创立,2004年成立北京电巴,2005年南京的一个示范站运行,完成2008年奥运会、2010年的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换电的任务,2016年我们成立了奥动,乘用车进行了大规模的运营。2018年,蔚来资本注资,实施百城干千站计划,经过2018年沉淀,我们想在换电这个领域,或者换电运营,能源管理成为行业的一个佼佼者。谢谢大家!


(根据嘉宾现场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