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王术新:氢能与燃料电池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3-08-25 16:00:00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教授王术新:氢能与燃料电池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教授王术新作主题演讲

  8月25日,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电池中国网联合主办的“2023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应用国际峰会”在中国上海隆重举行。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刘宝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世刚、上海市嘉定区副区长李峰等出席峰会,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链知名企业,以及外宾代表共300余人与会。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教授王术新在会上作题为《氢能与燃料电池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演讲。

  以下是发言内容实录,未经嘉宾审阅:

  王术新: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有机会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想法,我是来自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的王术新。

  我的汇报从四个方面,人才需求、人才分布、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四个主题。

  首先汇报的第一个是人才需求的情况,目前从企业角度来讲,氢能与燃料电池的人才是很匮乏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现在的大学本科层次以上的,开设专业的高校目前只有华北电力大学一家,也就是说现在能培养的只有一家,但是今年教育部新批准了3所学校可以开设这个专业,北京化工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大学。

  这3所学校今年开始招生以后,也要4年才有本科生,硕士和博士那个时间就会更长了。所以从企业的角度来讲,现在本科层次以上的人次是很紧缺的,刚才理事长也讲了这个问题。

  氢能相关的产业和行业需要进行发展,人才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呢?对企业来讲现在氢能的专门人才是暂时没有的,怎么办?我就从相关的专业里面来招,现在比如说车辆、化工材料,这些专业现在招了大量的毕业生,但是招这种毕业生带来的问题在哪里呢,这些学生毕竟氢能专门的科班人才,招了这部分人才以后,企业不能够拿过来就用,还需要进行二次培养。

  在二次培养过程当中,带来的问题主要就是培养周期长,成本还高,还有一个更主要的问题,不是说所有的企业自身具备二次培训的能力,它的培训体系是不健全的,所以说对企业来讲,它更希望有行业协会或者专门的机构来组织技术培训,培训好的人才企业拿过来直接用,这是最方便的。

  同时企业也希望高校端能够更多地开设这些专业和一些专业化的课程,只要把人才培养的数量提高了以后,质量才会慢慢地提升。只有本科生多了以后,后面才会培养硕士和博士,只有高层次人才数量和质量都增加,才会推动我们氢能与燃料电池整个专业的发展。

  从人才的领域来看,我们紧缺的硕士,整个上游、中游和下游都缺,至于说上游来讲可能在储氢系统的开发,材料应用的工程师,氢储运和氢安全方面,人缺的比较多一点,这个已经都圈出来了。

  在我们产业链的中游来讲,我们燃料电池系统的开发、集成以及系统应用这方面的工程师是比较紧缺的,包括电堆、双极板和膜电极开发的工程师,以及燃料电池系统的标定、功能开发等等这些工程师。

  在产业链的下游,新能源产品的设计、燃料电池工程师和动力系统集成的工程师这块也是很缺的。实际上从我们的产业来讲,最紧缺的是把我们整个产业链支持多具备的这种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产业化人才和研发人才是非常短缺的。

  那么我们从领军人才的背景分布来看,有化学背景的,我们前面讲到招化学的、材料的就这么来的,化学背景30%,材料背景20%,机械的17%,这3个专业就占了我们整个氢能领军人才里面的2/3。

  从右边这个图看人才培养的背景,70%是国内培养的,只有30%是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这个30%又集中在美国、加拿大、丹麦和日本这些氢能产业和技术水平发展比较高的国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国内氢能整个产业的发展是比较晚的,整个产业目前来讲还没有足够的竞争力,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我们现在薪资待遇方面,没有非常有吸引力的一点,这个人才就不太可能,特别是海外高层次人才不会来到我们这个行业,吸引力不够。

  另外一点,我们国内从事氢能与燃料电池相关的企业,它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我们跟国外之间的院校也好,企业也好,他们交流和合作太少,人家对我们不够了解,也没有建立深厚的感情,所以说这部分人也不会怎么回来。

  下面再介绍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现有人才的分布情况,从这个方面简单的一个表格来看一下,上市公司的占比6%不到,从业的人员占了85%左右,也就是说我们整个氢能的相关产业人才,更多的是聚集在上市公司里面。再看下面的新能源领域,七大行业最紧缺的技能人才,我们看氢能这块从业人员的特点,总体来讲学历是偏高的,但是年龄比较小,工作经验相对来说少一些,这个跟我们氢能的产业是个新兴产业,同时具有发展潜力这个特点是相吻合的。

  这就是我们产业链整个的人才情况,刚才已经介绍了我们的人才更多集聚在上市公司里面,而这部分上市公司更多的又集聚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川渝鄂这几个地区,我把深色的给它标注出来了。

  另外这部分人才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均衡型的,这个典型的代表就是上海和广东,这两个地区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的人才都是均衡发展的,相对来说这两个地区好一点,其它的地区可能一两个方面有强项的,我们叫比较优势型。比如说我们的陕西、山西、北京它主要是上游的,江浙和山东这块就是上游和中游的人才比较多一些,福建主要是下游的一些人才。

  我们整个从上市企业来看一下,上游的产业链主要是制氢、储氢和加氢这一块,这部分人更多的是聚焦在华北地区,具体的每个地方多少人我就不和大家介绍了。产业链的中游主要聚焦的是原材料和系统的集成,这部分人更多的是集中在中东部地区。

  在产业的下游主要聚焦的交通领域、工业及农业领域以及建筑领域,这部分的人更多的是整车厂的注册地会更多一些。这个是国内城市里面的排名,就是从业人员,上海、苏州、深圳和广州,另外相应的企业也是这几个城市排名靠前。

  第三个汇报一下相关的专业建设的情况,目前来讲国内开设氢能科技与工程的学校,我刚才讲只有一个学校目前在招生,相关的化学和材料各位请看一下,加起来有800多家,如果把这个动力工程加进去就是1000家了,相关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只是专业的人才相对来说欠缺一点。

  另外专业设置方面,北理工也好,浙大、武汉、中科院等等,相关的这些专业里面开展了很多化学材料相关的,最后这个就是我一直在强调的氢能科技与工程的这么一个专业。

  这个图就是我们国内目前来讲科研院所以及我们的这些平台,它所在的省份分布情况,更多的分布在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是最为密集的,当然这个也跟我们长三角地区产业分布区域是相吻合的,因为这个部分的产业越发展,它的人才需求越大,我们相应的院校培养的人才就有地方去,好就业。

  同时这个产业的发展,企业多了以后,我们学校的实习包括利用他们的一些场地,校企合作这个也更加方便,所以便于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这个是我们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的情况,职业院校开设的叫氢能技术及应用,大家看一下在目前来讲国内已经有十几家职业院校已经开展相关的专业了。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刚才讲的长三角这个地方发展得非常好,特别上海这个方面应该说是比较领先的,但是没有一家是上海的。在上海这个地方我们更多的需要来开设相关的一些专业情况,这个是国内的一些地市级的行业组织,从这个上面可以看出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地方,一定会有行业组织,大家想相互之间就可以抱团,也可以是相互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通过行业组织,回过头来我们又可以帮助企业的发展。

  最后一部分,汇报一下人才培养的问题。从高校来讲我们刚才讲的现代人才非常短缺,为什么高校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第一个原因,我们刚才讲的整个产业是处于运营阶段,规模还不是足够大,主要的问题就是薪酬方面没有特别大的优势以后,你对从业人员的积极性是不够的,人家是不太愿意到你这个行业来,因为这是一个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培养起来更难,如果说待遇还不高,肯定大家的积极性差一些。

  第二个原因,师资建设方面的问题,因为氢能刚才讲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这一块企业工作经历的老师是更难找的。因为企业本身最缺人才,我们院校如果想到企业里去邀请或者挖一个高层次的人才来是非常难的。

  另外,对于职业本科来讲培养的人才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它有个特点是我们的技能水平比较高,我们相应的指导老师的能力要求比较强,所以说这种要满足教学需求的,专兼职的教师队伍建设起来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第三,昨天下午开会讲职业技能鉴定这部分工作,我们前期已经对接了准备做这个工作,下一步我们要加大力度,因为这个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对于职业类的不管是本科也好,大专也好,人才培养来讲,职业技能是他的一条腿,这条腿如果说瘸了,路肯定是走不好的,我们培养的学生也是不符合岗位需求的。

  所以说职业技能鉴定的建设工作,以及我们的双创收制度这个马上需要开展起来,昨天下午我们已经进行了交流,下一步从协会这块包括政府部门都会加大力度推进这个工作。最后就是在人才培养的时候,相应的一些硬件设备这块的条件也不是特别的具备,我们的课程和教材建设工作,包括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创新创业的平台,以及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等等方面,也需要政府、行业、企业以及我们高校共同来推进提升。

  我们人才培养的时候,主要是通过通用能力、专精能力、创新能力和集成能力,这几个能力具备以后,我们才能够培养的学生从事燃料电池研制、电池材料制备、电池维护,以及新能源汽车工程这种岗位能力。

  实际上我们前面几个能力最终的落脚点,最后是岗位能力,所以说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至于说他要掌握什么知识,最后从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这个地方不去计较那么多。

  但是我们把握的一点,一定是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以及就业竞争能力,只有我们的学生到了岗位上能够从事他的工作,如果我们的学生培养出来以后企业抢着要,说明我们的人才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而这个人才培养模式,说实在的我刚才也介绍了,现在学校只是想根据我们前期的新能源汽车下一步来开设氢能相关的专业方向,我们目前也没有。但是我下面介绍的这块就是我们在汽车方向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一些经验做法,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启发。

  我们培养的时候,主要采用的就是学校和企业双主体,我们以前办学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学校说怎么办怎么办,现在我们把企业的重要性给突出来了,另外一块原来我们上课基本上都是教师,现在我们把工程师这部分的作用也凸出来了,等会儿我们具体还会再讲。

  另外我们强调的是真实环境,学生去跟岗和实习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真实产线上面不管是装配、调试、测试还是维修等等,以后你做的岗位就是一模一样的,另外我们所讲的这些案例都是从企业里面直接拿过来的。

  最后创新创业这块不介绍了,这里面最突出的一个就是人才培养的三融合,第一个就是我们培养目标的融合,这是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设置教学内容和标准,这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双主体,企业和院企共同制定的。

  第二个就是教学内容的融合,我们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和案例,把企业真实的生产任务和技术研发的项目作为我们教学内容的载体,体现我们的双真。

  第三个培养方式的融合,共同建立柔性的教学组织方式,共同设计一体化的校企实习项目,来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双师也在这方面体现出来了。人才培养的时候,首先是根据岗位的基本情况来确定知识技能的需求,根据这个技能需求,我们来编制相应的人才能力标准、培养体系以及评价体系。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来建设专业课程体系,把这3个工作做好了,后面就是软硬件建设,比如说联合企业里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教材以及教学资源库相应的进行建设,另外遴选一些优秀的企业,我们来共同建设校企合作的基地。

  引进企业里面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专业的人,这个柔性也是可以的,另外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等。我们在人才培养的时候,在顶层设计方面的时候,注重的就是前瞻性和总体性的布局,另外学校培养的成长路径一定是扎根于我们的产业链和需求链,最后是面向氢能相关产业的一些新职业和新岗位,采取科学得力的措施办法,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我们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让学校一定是贴近产业,重视应用,懂技术、素质能力强,还会管理。另外在课程上面是前沿+定制同时体现出来,打造一些课程群,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间开展的是经营式的实景实情和实地的教学,把企业的真实项目、产品设计等等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或者课程设计的一个题目。

  我们在师资方面,要打造一支由教授、首席技师+行业工匠技能大师和骨干师资组成的一个校企互融专兼结合的双师群教师队伍。我们在行业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是产学研企政联五位一体方式共同建设人才基地、创新基地以及资源共享基地。

  所以说我们这里培养的人才特色,就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创建的是项目牵引,能力递进,职素养成的这么一个模式。首先是构建多学科专业交叉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因为整个氢能源相关的产业行业都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实施的全过程跨学科的项目化教学。

  另外,在产学研的项目中是真题真做,主要是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是依托行业资源来构造产学融合的新高地,同时搭建协同育人的平台。我们前面讲的有效利用企业的资源来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要想在人才培养取得明显的成效,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另外要创新教学模式,把我们的条件打造地越来越好,校企之间进行深度的协同育人,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纠正一下我们新能源汽车的团队,这个我们邀请的是周教授担任首席教授,同时他也是中德AVL未来汽车新型动力及控制系统的首席教授,德国燃料电池系统专家和上海的浦江人才,另外我们的黄校长也是全国执教名师,上海市的三八红旗手、育才奖,为人、为师、为学的先进典型。其他的几个博士就不一一介绍了。

  最后给我们学校也宣传一下,打个广告,愿景是中国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职业技术大学,现在我们是有21个本科专业,在校生大概在12000人,以职业本科为主,还有一部分的大专。我们的发展战略着重是在国际视野、师资提升、产教融合、现代治理;办学使命是培养做人、做事和做学的卓越产业人才。

  学校发展思路是注重创新创业和创值,但是这些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立德树人。我的汇报完毕,请大家批评指正,也欢迎各位领导和嘉宾来上海中侨大学交流指导,谢谢大家。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