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中国网  >  政策  >  新能源汽车  >  整车
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购买意向显著提升
2017-04-28 09:16:00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购买意向显著提升.jpg

  “三成有购车意向消费者会考虑纯电动汽车;高达6成的意向用户有主动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了解过新能源汽车。”

  以上是尼尔森最新发布的《2017年新能源市场洞察调研报告》透露的信息。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出现了进一步提高,有近三成(27%)的有购车意向消费者会考虑纯电动汽车,25%的人会选择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也是自2012年以来中国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首次超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一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纯电动汽车在中国受政策导向和技术进步的推动逐渐被消费者接受。

  尼尔森中国区汽车行业副总裁张振华说,“2016年10月,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正式发布,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未来的新能源车市场,将呈现油电混合、插电混合和纯电动车三足鼎立的局面。”

  尼尔森发现,自2012年到2016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购买意向一直高于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购买意向自2012年的2%持续增长至2016年的22%;同期纯电动车的购买意向从1%增长到14%。但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出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纯电动汽车的接受度首次超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分别达到27%和25%。

  大部分的新能源车意向用户有主动去了解过新能源车。尼尔森研究显示,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不仅仅是被动了解,有高达6成的意向用户有主动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了解过新能源汽车,其中有约25%的意向用户甚至去看过实车,甚至试驾过新能源车型。

  此外,新能源车车主对于新能源车的使用满意度也进一步提高。总体满意度从2016年的4.0分,提高到2017年的4.2分(满分5分),其中满意度最高的人群为高端纯电动车车主。满意度的提升,也直接反映了过去一年新能源车产品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从满意度具体的原因来看,高端车主对产品的外观设计及品牌形象更为满意,而中端车主则更多对能耗和补贴等因素满意。

  报告预计,消费者对补贴退坡的担忧和充电桩分布不均的焦虑,或在未来会迎刃而解。

  由于包括宏观综合(如:中国制造2025概念的提出)、行业管理(如:NEV准入管理规则)、推广应用(如:“十三五”NEV推广应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如:NEV购置税免征)、科技创新(如:国家973计划)及基础设施建设(如:充电设施建设规划)等六大类政策的支持,新能源车在近几年的确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市场。然而,对于新能源车企业来说,在这样一个市场中,不仅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压力。不仅包括急需电池技术突破和产品快速更新换代;更包括有更多竞争者入局,而这些新竞争者会从2017年开始,陆续向市场投放他们的产品,加剧竞争。同时补贴退坡和充电设施分布不均,也给新能源车企业在产品的推广上带来巨大压力。

  在政策指导不变的条件下,补贴退坡必然成为定局。尼尔森深度访问了一些车企的新能源专家,他们表示补贴额度的减少的确给企业成本带来了很大压力。然而,对于可以预料到的未来,企业也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认为未来技术的创新会带来成本的降低,而这种成本降低不仅仅是车企内部的,更是汽车生产上下游所有企业所要面临的。同时,延长产业链与提供增值服务,也是车企提高利润的方式和手段。当然,除了补贴退坡,积分交易制度也是未来可以预见的,而一旦这个制度真的落实,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无疑将是另一个程度的利好政策。尼尔森报告显示,对于未来市场上表现优异的车型,用户将会不再对补贴金额斤斤计较,愿意为他们支付一些溢价。大部分新能源车意向消费者愿意为新能源车支付高于相同配置普通燃油车的溢价,溢价金额从2016年到2017年有明显提升,不同技术类型的溢价金额有所区别,而纯电动汽车最高,在2017年平均达到5.3万元。

  充电桩的分布的确受地域分布影响严重,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充电运营商表示,他们的布局和发展主要由这个地区的需求驱动,而非给到桩企补贴。换而言之,一旦出现了需求,他们的布局也会随之跟上。这对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来说,也是长期而良性的。就目前的布局来说,充电运营商在大力推进公共充电体系的直流桩分布。而电动车意向车主中有将近8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居住/工作环境支持安装私人充电桩,这体现出了未来主要作为私人充电桩的交流桩,在市场上也会有非常强大的需求潜力。

稿件来源: 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