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840亿元,2016年突破2000亿元,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其中,中国是全球主要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约占全球市场份额50%。
中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生产国
2011~201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份额变化图
消费领域主要有:
1、数码类电子产品: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游戏机、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移动电源等;
2、动力类终端应用市场: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
3、其他:储能电站、航空航天、医疗等。
2010~2015年我国市场应用终端占比情况
2016年我国隔膜企业利润平均超过50%
锂离子电池组成材料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关键的四大原材料之一。
隔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电池内阻、放电容量、循环使用寿命以及电池安全性能电池性能。的放电原理是电池负极材料中的锂离子脱附,通过电解液移动到正极,从而完成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快速传输。
2015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隔膜行业,这主要得益于隔膜领域的高利润。成本构成中隔膜占21%,正极材料占19%,负极材料占9%,电解液占13%,其他材料约占38%(铜箔,铝箔,粘连剂,导电剂等)隔膜的技术含量高,因此在的成本构成中虽然只占25%的比例,但毛利率却高达70%,是最赚钱的一个环节。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有的企业经历了自主研发、从其他领域到隔膜领域的转行。
也有的企业通过收购老牌隔膜企业来涉足锂电隔膜领域,如如近日乐凯胶片拟收购中科科技,加码锂电隔膜业务;长园加码19.2亿元现金收购中锂新材80%股权;创新股份作价55.5亿元并购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军隔离膜业务。
当然,也存在企业完成了从以干法为主到平衡干法、湿法、涂覆三者的产业结构的转型。
2017年从终端消费向上传导降价潮
隔膜企业的增加当然也离不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
但是在2015年4月份的报告中就明确提到有关于未来几年对新能源汽车补助标准的变动。
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通知中指出“2017-2020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其中: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元年,汽车厂商开始施压动力电池厂商降低售价,数据显示,2017年2月上旬,三元路线和磷酸铁锂路线的动力电池价格均较2016年12月降幅超15%,同时多数电池厂家订单量出现萎缩。
动力电池企业市场出现调整向上传导影响原材料价格下降,如湿法隔膜2017年2月上旬的价格较2016年12月下跌9%左右,电解液价格跌幅为7%。
近年来隔膜材料价格不断下滑
2016年全球锂电隔膜产量突破16亿㎡,2016年中国锂电隔膜消费量约为13.72亿㎡,同比增长40%;其中,国产隔膜产量达到10.84亿㎡,进口隔膜量达2.88亿㎡,国产化率约在80%。
随着我国干法工艺路线成熟稳定和湿法工艺路线的逐步投产建设,我国锂电隔膜材料国产化率不断提升,产品价格向成本线靠拢。
自2013年开始,我国锂电隔膜材料价格呈现下滑趋势,截止2016年干法和湿法隔膜材料价格下降均超过35%,然同期聚丙烯价格降幅不超过20%,聚乙烯价格降幅不超过5%。
然而随着隔膜材料价格的下降,隔膜的均价也在近年来呈下降趋势。
在上图中显示的数据中,预测2017年湿法隔膜价格会达到4.1元/㎡,实际上,在2017年上年,湿法隔膜的均价已跌破4元/㎡。
隔膜料干法PK湿法,激烈!
从企业技术路线来看,干、湿法并行已形成趋势。
数据显示,2016年干法单拉产量4.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95%,但总体放量企业主要来自一线产商,如:星源材质、沧州明珠。
干法工艺产品良品率大幅提升,市场趋于稳定和饱和,企业规模效应得到一定凸显。
2017年隔膜行业产能扩张趋势仍在加大,沧州明珠6000万平方米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已正式投产,第二条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星源材质也对外称今年下半年将约有3500-4000万㎡产能释放。
随着动力电池使用量占比提高,湿法工艺技术改进,湿法隔膜市场需求量进入景气周期,干法企业大举进入湿法领域迹象明显,如:星源材质、河南义腾、沧州明珠、中科科技等。
然而我国湿法工艺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但相较于上一年不到30%的占比已呈现出加速进口替代的特点。
隔膜下一个增长点——涂覆隔膜
2015年国内湿法涂覆隔膜产量又占到了湿法隔膜的65%,“湿法+涂覆”是当前动力锂电隔膜的主流发展趋势。
例如现在最惹人注目的特斯拉,其旗下高端电动汽车(ModelS)装载的就是采用芳纶涂覆隔膜,这说明了行业对芳纶涂覆隔膜品质的认可。
在国内企业中,金力股份紧紧抓住了这次机会,如果金力股份能够在下半年成功实现量产,就有可能为公司创造更可观的业绩。
基于安全性、能量密度需求,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及毛利水平的涂覆隔膜或将成为动力隔膜下一个增长点。
为了应对产能急剧扩张而导致的毛利率不断降低的影响涂覆膜,隔膜企业纷纷加码产品附加值较高的涂覆膜。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8家企业在量产涂覆隔膜,涂覆产能超过3.5亿平米。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8家企业中有两家入行较晚的企业只生产涂覆膜,基膜完全靠外购,这两家企业分别是上海顶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入行)和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未来的三年内,涂覆新增产能达11亿平米。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