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中国网  >  专题  >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7)直播  >  媒体采访间
王秉刚:患上“补贴病”的企业思维过于狭窄 2020前要提早打造竞争力
2017-01-14 23:21:00
关键词:王秉刚百人会电动汽车

1.jpg

图为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接受采访


  1月14日-15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7)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会议期间,科技部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接受媒体采访。以下为问答记录:

  记者:2016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调整比较频繁的一年,在调整过程中,尤其是那几批推荐目录作废重新做,这样的话是不是意味着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不成熟,尤其是第五批,12月29号刚发布,2017年1月8日又作废了,给企业尤其是商务车造成大量的交车期限很短,您是如何看待这个现象的?

  王秉刚:这个我真不太清楚,现在工信部也在说这个事,什么原因我不清楚。我知道部里的调整还是有具体原因的,好像技术标准在调整,到2017年要按照新的标准,就把整个目录调了一下。这个好像对企业有一些麻烦,这个详细我说不清楚。

  记者:您怎样看待中国现在新能源汽车上游产业链的企业发展,您觉得它们还需要什么政策支持,它们现在遇到什么挑战和困难?

  王秉刚:产业链的问题你是讲上游,零部件这块。零部件这个产业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这几年电动汽车能进步这么快,跟零部件产业的进步紧密相关,比如电池、电机、电控,如果没有这些的话,就没有电动汽车现在的基础。电池我们发展的非常好,我一直跟着电动车发展走过来的,刚开始的时候电池技术非常差,最早装电池是用铅酸电池,后来开始走镍氢电池,时间非常短就过去了。现在这几年电池的技术也上来了,所以电池的进步是电动车取得成绩的基础。

  从国家来讲,对这块非常重视。从政策上来讲,虽然说我们对整车的补贴间接的也是给到电池上,电池厂销售给整车厂,价格是比较贵的,我们补贴给整车厂,他们拿比较高的钱采购电池,电池不会贴本卖给你,目前成本比较高,它还得赚一点利润,所以买的时候含了一些国家补贴钱给它的。实际上给整车的补贴,相当大的一块是给了零部件企业,你说没有享受政策,实际上它享受了很重要的财政补贴政策。另外从其他方面,比如还有通过创新工程,我记得创新工程除了整车有创新工程,还有零部件和电池有创新工程,每个创新工程都有2亿多资金支持。我了解的,比如发改委对关键零部件企业都有专项支持,这方面还是有的。

  记者:关于互联网企业造车这类的,您看好吗?

  王秉刚:互联网造车的问题,我对互联网造车还是非常支持的。我觉得互联网的企业家他们很有激情,有很多新的思维,这些东西对汽车产业来讲都是很好的。最近我看了乐视的样车也做出来了,具体的参数在网络上也公布了,加速性特别好,百公里加速3.9秒是吧,按照它的指标算出来,将来它的水平可能不会比特斯拉差,很多性能可能跟特斯拉差不多,可能某些性能比特斯拉还要好,这个会推动中国的高端电动车的技术发展来讲,应该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事情。在这个车上肯定会集聚很多新技术,除了电动车技术以外,还有智能的技术,网联的技术,都会在乐视这个车上体现出来,所以我期待这个车能早一天跟我们见面。另外一方面,今天大会上我也听到互联网造车的企业家在问有没有其他的政策,比如代工这方面,我有点顾虑,互联网他们对汽车制造的过程困难了解不够,因为汽车不是设计出来就照着图纸做出来的,汽车的制造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制造过程要有非常多经验和非常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产业链的控制,制造过程不仅仅是在工厂里制造,它还延伸到很长的产业链去,采购大量的零部件进来,所以汽车的制造过程比手机、电脑制造过程复杂的不知道多少倍。这个过程我不知道互联网企业准备够不够,认识够不够。我知道他们吸收了很多搞汽车有经验的人去,对这些人来讲,他们很了解汽车制造过程,那样就好了,否则如果把汽车制造过程看成手机装配过程就很糟糕,肯定做不出来。所以,我抱很大期望,期待代表先进理念的车走到公众面前,让我们有眼前一亮的产品,对汽车产业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但是我也希望他们对制造过程的复杂性给予充分估计,设计出来的车和制造出来车还是有很艰难的过程,希望他们不断设计出好车,制造出好车来。

  主持人:王老师对新兴汽车充满了期待。

  记者:我来自电池中国网,新的补贴政策下来以后,有一些解读,认为它主要是倾向于高能量密度的电池,您是怎么看待这种解读的?有一种说法,如果在政策方面可能对技术路线规定过于细致,可能会妨碍这个行业或者企业自己进行一些选择,您如何看待?

  王秉刚:首先我觉得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它的确是受补贴政策影响非常的大,这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积极的方面,如果没有这么大的补贴力度,可能就没有今天新能源汽车目前这么好的形势。消极方面,就是大家过度依赖补贴,现在补贴政策出来以后,研究补贴政策太纠结了,这样不行,那样不行,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补贴病”。很多企业说,这个政策不行,补贴下不来。再过四年补贴取消以后你还想不想活,你还存在不存在呢。具体我不能回答你,因为具体哪条定的合理不合理,这个我也说不清楚。总的,我们要改变依赖补贴这种心理状态,一个好的企业,我要想好国家有什么政策,我尽量响应它,利用它,但是我是要看到2020以后我是不依赖补贴,仍然能在这个产业里具有竞争力,甚至我还能够竞争过燃油汽车,让消费者买我的车,这样的企业家正确利用了这个补贴。而整天纠结补贴怎么弄,那个我觉得思维太狭窄了,我相信这样做不好。

  记者:您觉得政策的制定是细一点好,还是更放权更好一些?

  王秉刚:我的想法,应该粗点好。因为太细的时候,你刚才讲的问题是有的,事情定的那么细,有时候可能估计的,制定这些政策的专家理论认识不见得把握的那么好,你认为鼓励的技术,有可能不是最好,过去就有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宜粗不宜细。

  记者: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全球发生了(30)多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您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我们国家在提高汽车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王秉刚:安全问题是新能源汽车发展非常重要的问题,刚才讲的数据,我没有统计过,谢谢你告诉我这个信息。对行业发生的火灾,在网络上可以粗粗统计一下,这个比例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客车占火灾一半以上,乘用车做的好一点。客车的技术,粗制滥造的偏多,这个事要引起高度重视。幸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乘客被烧死的恶性事故,但如果我们不重视的话,这个事情弄不好也是要发生,要发生的话,所有搞新能源汽车的人都会受到很大的打击,高度重视安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了解从国家几个部委非常关心,大家看到最近出台了很多政策,都是跟安全有关的,包括对电池的准入要求提高了门槛,还是跟安全有关系。所以,你的问题提的非常好,咱们也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再强调一下,所有的企业要把安全放在自己的第一责任,安全如果不保证,这个车不能投产,这是影响到消费者的生命,也关系到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前途。

  记者:目前关于低速电动车的问题,前两天召开了低速电动车国家标准,上面有一个争议的问题,确定使用为动力源,还有确定时速的问题,您怎么看,关于这个标准的核心的争议点在哪力?

  王秉刚:低速电动车,我没有怎么参加这个工作,很具体的我说不来。我知道有一个12字方针,我还是很赞成这个12个字方针,“提升一批,规划一批,淘汰一批”。提升一批没有问题,发改委有新能源汽车准入办法,你就按照这个申请,我知道有一些企业,时风要去申请。第二个就是规范一批,这就是要定标准,标准定的多高,这个事我没有参加也没有发言权。我也看到了一些大的原则,比如要用,还要做碰撞实验,技术方面也有要求。我觉得安全一定要有标准,这是关系到生命,关系到使用电动汽车人的生命,也关系到周围人的生命。为什么社会上对低速电动车反对的声音呢,主要就是安全问题。我们国家从过去的文化来讲有点缺陷,对人的生命不够珍惜。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要是交通事故撞死一个人,还不如撞死一个驴、马赔钱多,就是这个状态。在国外还是有点区别的,对人生命的尊重和重要性的重视。我们看到低速电动车在马路上随意跑,自己不珍惜,红灯就闯,我们开机动车的人都很守规矩,这是对自己生命不尊重及对别人生命不尊重。我是非常赞成把低速电动车管起来,管起来就要定标准,这个标准就要定的有门槛。第二个怎么使用低速电动车,也要定标准,什么路可以走,什么路不可以走,这是对大家,对社会负责的一种考虑。

  记者:王老师,之前您说过要支持公交的电动化,但是由于技术路线的不明确,很多公交公司对采购公交纯电动公交车还是处于观望状态,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王秉刚:公交电动化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雾霾的天气来讲,公交车一定要推动电动化。公交电动化怎么做,这个技术路线有很多种,我们现在应该是可以很好的来总结一下,哪种技术路线更好。我觉得,我们过去几年公交电动化发展非常好,但同时它又受到补贴政策的影响非常大,公交车的补贴力度很高,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说公交车也是骗补的重灾区,客观原因就是它补贴比较高,有利可图嘛。高的补贴的情况下,两个结果,一个积极的结果,就是纯电动公交车发展很快。大家知道,动力电池的一半是装在商用车上,商用车主要是在公交车上,电动公交车一个巨大的贡献就是带动了动力电池的发展,数量大约是1/5用了一半的电池,我们说公交车对发展动力电池做出重要贡献,这是积极的方面。但不好的方面,哪种补贴多大家去做哪种,技术路线要更加合理的选择。比如电池装的多的补贴越多,这样的话,一个公交车装很多电池合理吗,自己背着好几吨电池跑来跑去,车上就几个人,电池那么重背来背去,很多地方也跟我讲,他说要装很多电池的方案是不经济的,能耗很高,车也很贵,每天要花很长时间充电,利用率很低。一个燃油车很快加油,必要的话一天可以24小时工作,电动公交车一天只出一班,只能这样,为什么很多地方还是这种公交车发展很多,因为这种公交车补贴拿的很多。相反,像快充这种公交车,从道理来讲更加合理。为什么这样讲,一个公交线路一般就是二三十公里,二三十公里回来,十几分钟把电充满,这种公交车就装一个不到一百公里的电池就行了,加上后背,最多一百多公里,那样的话电池数量大大减少,但是前提要有快充技术。但是这种电池,因为过去电池数量少,补贴拿的少,所以这种车相对发展的慢了一点。我刚才讲了两种典型例子,一种是装很多电池的车,一种是快充的车,它的发展受到了补贴政策的影响。现在随着补贴政策调整,公交的补贴大幅度降下来,这样的话可能会更能推动公交车技术路线的合理化。我相信,到2020年公交车的补贴稳步取消的话,将来就是最合适的技术路线留下来,不合理的技术路线退出去,退出去也没有关系,因为这些车对拉动电动车发展已经做出历史贡献了。

  记者:在后补贴时代,产业融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自己,包括零部件、整车,闭环式自己生产研究制造,还有车企与电池和电机的合作,您比较倾向于哪一种?

  王秉刚:第一种形式就是比亚迪这种是吧,比亚迪有些地方也在开放,有些零部件也在外购。更多新能源汽车就是第二种方式,电池都是采购的。未来是哪种情况呢,我认为未来这两种情况都会存在,对商用车来讲可能主要的是第二种方式,因为商用车的规模很大,不可能商用车或者客车厂建一个电池厂或者电机厂,跟传统商用车不一样,传统商用车的发动机大部分都是采购的,动力系统都是采购的,他们有一定的规模和技术,发动机可以做的很好,很便宜。未来对商用车来讲,我估计基本还是这个格局。对乘用车来讲不一定是这样子,大家知道乘用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基本上是自己在做,为什么,因为数量非常大,产量非常大,而且发动机和变速箱的技术水平扩大了成本、价格,对它整车影响非常大,所以世界上整个发展过来,像发动机和变速箱对大型的乘用车厂基本是自己在做。未来,新能源汽车我估计的发展的一定程度,这种模式可能成为主要的模式,电机自己做,电控要自己做,电池有的整车厂可能自己要做。另外,比如跟非常好的电池厂建立合资公司,比如我跟宁德时代一起在我厂附近建立一个合资的电池厂,我又可以借助宁德时代的高科技技术,同时我又有自己的一定的控制能力,这个也会成为将来可能的一种方式。

  主持人:如果没有问题,我们就到这里。


稿件来源: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