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平先生做主题演讲
为了帮助企业客观分析2016年动力电池行业运行情况,正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加大动力及储能电池的开发应用,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和电池中国网联合主办,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2016年第五届中国电池市场年会暨2016年第一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2016年第二届中国电池行业智能制造研讨会”于11月14日在北京拉开帷幕。本次年会聚集了来自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知名科研机构专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家、投资机构代表以及媒体记者等500多人参会。
在本次会议上,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陈平先生做了题为《北汽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开发及战略》的专题报告,以下是根据速记整理的内容,未经本人审核,仅供参考。
陈平:大家下午好!谢谢主办方的邀请。说到今天是后市场,我还不知道这个主体,但我讲的是从我们企业的角度来看这个电池的产业,包括我们对电池技术的一些认识和分析,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一些参考,里边也有一些后市场简单的描述。我讲的分三部分:
第一,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在电动车方面的一些情况。
第二,简单讲一下我们在电池系统开发的一些现状。
第三,一些通用的我们对电池技术或者说电池产业的一些看法。
第一,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北汽新能源是北汽集团下面专门做新能源汽车的公司,负责研发、生产、制造所有环节,2009年就成立了,应该说销量这三四年都是排在全国第一的,在电动车市场,去年可能大家都知道,卖了2万多辆车,今年是5万辆左右的销量,目标是全国的第一。简单讲一讲在全国区域内销售,销售最多的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
这是我们一个产品线的构成,从2011年开始我们E150下线以来有10多款车型已经在销售了,最新的EU260现在是我们的助力车型,在下周的广州车展上我们会有一款新车上市,后面我们还有一系列的微型以及高端的车,都会陆续出来。虽然是新能源车的一个企业,但是也是做传统车集团下面的一个企业,我们是非常注重用户的体验和整个开发的流程,严格的按照车的开发流程进行车的开发。我们认为几个核心的技术,传统的“三电”技术以及“三化”,持续以来去年我们投入了4.5亿,新的研发团队应该是800多人,我们公司是200多人。这是我们整体的目标,2020年销量达到50万辆,营业收入达到600亿元,并且实现上市,市值达到千亿元,实行新举措。我们的技术战略、研发战略和产品规划及产能布局,关键的指标来体现我们的战略达成。
这是我们海外研发中心的简单介绍,充分利用海外在不同领域的技术优势来支撑我们整车的开发,这些研发中心都有各自的侧重。这是我们新的规划,我们公司会马上搬到亦庄,建立新的研发创新中心,打造我们整个大体系。这是产品上的战略,到2020年计划推出新车型15款,覆盖轿车、SUV、MPV三大品类。关键的技术指标,续航能力、动力性等指标及智能化的实现都有明确的目标。
第二部分,简单讲一下我们的电池系统开发的现状。电池是车辆里边最重要的子系统,和车的性能密切相关,特别是现在用户比较关注的续航能力、使用环境,包括能源补给的时间等等。这些年来我们电池的整个水平是提高的,整个行业在提高,我们的续航里程最早100多,现在是200多,马上明年出的车会有300多的,也是体现了电池整个能量密度提高,以及对我们动力性能方面的贡献。电池性能,主要电池的品种,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都有用到,最早的当然全部是磷酸铁锂,但是近两年三元材料已经成为主要的我们用的电池产品,同时电池的性能逐步在提高。
这是电池系统,因为我们是整车厂,虽然不做电池单体,但是我们对电池的认识简单说一下,对我们来说电池核心技术三块,一个是在电芯上虽然我们不做,但是我们对电芯性能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对电池、电芯的评价能力,有安全性能和关键指标的评价能力,并且能够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电芯。另外还有电池的集成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布置,包括他在整个碰撞安全的设计,这里边还说到了热管理,使用环境的问题,因为我们车销售的区域也是越来越广,温度环境的适应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边我们有用到冷却和加热的一些方案,从原来没有一直到有这么一个技术特征。还有一个技术重点,就是BMS,我们认为是我们和供应商要联合起来,而且最核心的东西我们必须掌握,因为这是在使用电池上最重要的一个技术点。因为可能供应商更多的考虑是保护电池,而我们更多考虑的是怎么充分发挥电池的性能,达到整车的要求,让我们充分联合起来,把这个事经过妥协能够做大最好,这是我们认为整车厂最关键的核心技术。
跟我刚才说到的核心能力就是我们对电芯的测评能力,两个重点,标准化、平台化,和我们的成本降低、开发周期的加快是密切相关的,能够使我们的电芯模块、模组甚至到电池包,包括软件、硬件,能够达到标准化、平台化的目标。三个核心技术,模组开发、BMS控制、PACK的集成。另外,在产品最关键的评价指标上,我们需要拥有高安全、低成本、高性能,以及能够回收的能力。
第三部分,想跟大家分享我们北汽新能源在电池技术发展趋势上的一些分析和我们的判断。不见得完全正确,但是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些看法,提供给大家参考。
电动车,首先因为车用电池是服务车的,我们车的目标,更轻、更快、更远、更智能,大家都能够理解,近期的车已经是追求高续航能力,我们一定要轻,动力性,动力安全车是永远的主题,更远是续航能力,更智能就是和智能化结合起来。动力电池是绝对电动汽车性能关键的因素之一,我们认为是最关键的。
刚才我说到了一些车上的关键性能,续航里程、动力性、成本、充电的便捷等等,这些落到电池上,对电池的性能要求,我们分析总结出来,寿命、安全性、低成本,另外他的关键性能指标,使用环境、温度适应性、比能量,这些都是最关键的指标。
第一个,说到安全,也是最重要的,实际上安全,涉及到电池整个产业链,从电芯材料一直到整个系统,都可以通过设计提高它的安全性,当然电芯级别的,包括材料、电解液等等的使用,可能更多的是供应商,我们更重要的关注在模组、系统级的,通过设计能够使它的安全性提高。这里边列举了现在可能有的是必须有的设计,有的是我们后面采用的一些设计。
这块也分析了我们的供应商,国内、国外都有,我们现在总结出来,国内的电池技术与国外的电池先进企业还是有较大差别的,体现在产品质量、寿命、可靠性、安全性方面,技术水平,主要的性能指标,与国外的先进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成本上,国外的企业如果来中国建厂大量生产的话,我们国内企业的成本并不占优势。简单的写到了关键指标的发展趋势,比如当前的能量密度,普遍的能量密度是多少,我们认为发展趋势到2020年前后应该是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必须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说到了对我们材料不同体系的电池在产品性能方面优劣的分析,当然现在最主流的几个,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是当前主要的正极材料,以这么来分类的话,我们认为磷酸铁锂的电池在寿命、安全、成本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三元材料在比能量、容量方面优势是比较明显的,能够大幅提升续航里程,因为我们乘用车当前一个很大的对用户来说的痛点是续航里程,所以能够提高续航里程的话,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所以我们认为,现在我们用的电池比例里边,三元材料已经超过了磷酸铁锂,当然几款车,国际市场上几款最主流的车,他们用的电池材料都有用到,都有所长。三元材料的成本不断降低,它的上升速度超过了磷酸铁锂,所以在可预见的不久的将来,短期内它是一个理想的选择,特别是对乘用车。成本下降的预估,我们这边还没有一个,当然这个是比较乐观的一个分析。
可预见的短时期的未来,但是2020年以后,2025年以后,10年之后的情况,我们认为会有新的正、负极的材料出现,更进一步的提高电池的性能,我们也是希望在2020年前后虽然还是三元/石墨为主,未来10年的过程是不是有富锂层状氧化物硅基为主的电池,包括一些空气电池等等一些新材料。
电池安全的设计,可以通过新材料和新设计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比如采用阻燃耐高温的材料,包括隔离设计,以及热失控预警技术的开发,包括过热自动断电技术,应该是比较新的技术,但是我们尖端技术的团队更加关注的是希望尽快在车的技术的预判。
环境适应性,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电池单体的改良设计,因为现在更多的是外部加热和冷却的热管理系统,也可以通过单体电池的改良设计,进行这种温度环境的设计。比如说开发适于低温条件材料工艺的电芯,包括我们关注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全气候电池”,方方面面,包括材料,包括工艺,通过新的设计来使它的温度适应性比较广。
梯次利用和循环使用,也是我们下午的主题,我们实际上已经在研究这个事,首先是在梯次利用上,我们认为实际上比如一些高速的、高端的电动车,它对电池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用过一段时间之后,性能虽然达不到了,实际上完全可以用到性能要求不高的车,比如低速的车,或者代步车、高尔夫车上,完全是可以用的,当然可以到储能。我们认为关注点,实际上我们的车恩比如相对高速车设计的时候是不是就考虑到后面的梯次利用,把这个电池包一次能够设计到位,使它便于梯次利用,便于到储能再利用,这是一个点。实际上通过这些,梯次利用和再回收,实际上我们认为是降低电池的成本,降低电池初次投入的成本,对电动车的推广也是很大的促进作用。当然还有拆解,因为国家有明确规定,整车厂是有这个义务的,我们也在做这方面的准备,包括跟我们的合作伙伴,有这方面经验的企业来进行合作。因为可能马上就要面临这个事了,前面的销量还好多,这几年会有电池,这块应该是很大的产业。
最后就是我们电池产业的一些看法或者建议,首先是我们非常关注的新兴电池材料的开发,因为对我们车厂来说电池性能是关键的,电池性能、能量密度、温度环境适应性、成本、储电时间,希望通过信技术的采用,使这个电池性能提高,这是我们对未来非常急迫的希望。另外,电池尺寸的标准设计,虽然喊了很多年,但是我们也一直在探讨。
刚才说到了能够使整个全证明周期成本下降的这种考虑梯次利用的电池设计,另外,特别是在模组上能够有一些标准的设计,使我们开发的时候更大量使用统一标准的电池模块,能够快速的开发,能够成本下降。另外,电池产业的深度整合,我们因为在探讨,我们是不是能够进入电池、电芯甚至原材料,能够进行深度整合,使整个产业效率能够更高、成本能够更低。
我分享的就是这些。谢谢!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