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内动力电池产业,从产品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向,从抄袭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向,从低价抢占市场到追求产品高附加值转向,从半自动化、自动化向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转向,从增加客户数量到追求客户忠诚度转向,从单打独斗向产业链整合转向……可以说,动力电池业已经步入2.0时代!
由粗放型发展转变为集约型发展,当锂电业退去资本、政策的华丽外衣,人才这一源动力就显得愈加重要了。
锂电业“阵痛”是必然的
《中国制造2025》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国家战略。不过,随着该战略的快速推进,制造业人才缺失问题愈加凸显。
这是因为,随着数字化工厂及智能制造的推进,未来员工的职责将从简单的执行层面转为更加复杂而重要的控制、操作和规划等多个层面。除了能对联网的机器进行编程和维护,还要能解读复杂数据,与管理人员组成团队协同工作。
此外,未来员工还将使用和处理许多全新的用户界面。现在人们通常用红、绿、黄三色指示灯显示机器的工作状态;而未来,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将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显示器上迅速而详尽地展示出画面信息。每个人都将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流程中,整个流程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人和人、人和机器、机器和机器,彼此协调,谁也离不开谁,因此,“未来员工”必须能全部通晓这些知识!
比如,西门子旗下的安贝格电子制造工厂,被认为最接近工业4.0概念雏形的工厂。不同于普通工厂,安贝格需要的是懂得用软件控制等复杂工艺的合格员工。产业工人也不再穿着工装裤制造优质产品,他们现在的工具是触摸屏,乃至平板电脑。
而目前,我国人才队伍建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缺乏领军人才;培养培训机构萎缩,不重视职业技能,“大国工匠”奇缺……这些问题不解决,会严重影响《中国制造2025》的落地生根。而锂电业尤其是动力电池领域作为新兴产业,在急速发展的同时,高端人才紧缺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西门子生“才”有道
“人才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五大基本方针之一。多年来,西门子一直致力为中国工程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并与中国国家教育部积极展开合作。学生们从教材和课程中学习先进技术和工程知识,在实验室亲手实践,最后在大赛中检验成果。而对每个环节,西门子都能给予支持。
截至2015年,西门子和中国内地院校合作开发了50多部面向工程人才培养的教材和课程,在中国内地建成超过300座实验室;已连续举办9年的中国“西门子杯”全国大学生工业自动化挑战赛,培养了超过10000名理工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此外,结合不同行业企业的特点,西门子在帮助企业实施数字化工厂项目时,也会有研究院的专家和项目工程师进行为期数月乃至数年的驻厂培训。
中国已进入到经济“新常态”格局,企业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在此期间,中国锂电企业需要跨越成本、效率、灵活生产、人才等多重挑战。凭借在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的丰富经验,西门子将携手中国共同打造数字化企业,帮助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造业企业提升竞争力;并通过高端人才的培养,为社会带来可持续价值。真正让关键所在,逐一实现。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