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邵晶鑫:消费元年,汽车与能源革命共振
发布时间:2018-05-23 20:08:00
关键词:CIBF2018

1630shao550.jpg

图为太平洋证券电新行业首席邵晶鑫发表主题演讲


5月22-23日,“2018第一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CIBF深圳)国际交流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太平洋证券电新行业首席邵晶鑫在“电池产业链投资专场——破·探寻电池产业链投资关键点”主题论坛上发表演讲。以下是演讲内容。


太平洋证券电新行业首席邵晶鑫:


作为二级市场的分析师,研究电新除了新能源还有风电、光伏。进入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和发电的联合效应越来越强,借这次报告的机会,我将系统梳理几个细分行业的变化和机会。


从用电需求来看,我国未来的新增用电需求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新能源汽车用电需求增量;(2)传统用电需求增量。经过测算,我们发现随着新能源汽车使用量的增加,新能源车的新增用电需求占比逐年提升,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占比分别达到了11.52%、21.93%和32.77%。


我们判断未来我国的新增用电供给将主要来自风电与光伏。经过测算,我们预计,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风电的新增装机量将分别达到40GW、65GW、90GW,光伏将达到160GW、172GW、218GW。


一、消费元年趋势不可阻挡


能源格局演变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到2035年,中国的能源需求应该比现在增加一倍,那个时候能源安全会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二是从中国能源结构来看,煤炭还是占据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环保的角度、碳排放的角度,煤炭的地位逐步削弱、逐步让步。


我们有两个大的判断:一是从供给端,中国在资源上、石油上不是很有优势,但是在中国制造廉价的新能源上是有优势的,重点讲一下光伏和风电,光伏50%以上的产能都在中国。这些廉价的产业集群造成的廉价电力未来会逐步取代我们在资源上的不足,这是从供给端来讲。二是需求端来讲,也就是现在的消费端,汽车占的比较高,能源的问题,未来燃油车会逐步让位电动车,这是演化的两个大的判断。


结合这两个判断首先讲新能源汽车。找一个视角,尤其是看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大概做了一下分类,比如说从步行、自行车、摩托车、汽车,本质上一直在围绕着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和环境清洁的趋势进行变革。


从1886年发明的第一辆汽车到今天,我们看到围绕的主要是市场格局、生产方式、产业与技术趋势进行发展变化,首先从生产方式来看,开始的手工装配到福特生产线到丰田精益生产到智能化生产,逻辑是更高效、更低成本,自动化程度更高。


从技术研发角度来看,各个不同的系统,动力系统目标更节能、更高效,更安全、更轻便、更低成本、更安全、更智能、更便利。以史为鉴,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正当时。


从三个国家分析一下他们的消费元年是怎么产生的,分析之前我们先定义一下消费元年,什么是消费元年?消费者需求被充分释放,供给端能匹配甚至创造需求,销量大规模的爆发,那个起点就是消费元年的产生。


首先看美国,从他们的路线图也可以看得出来,1908年福特的汽车就出来了,为什么1914年销量才起来,1913福特生产线才投入市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是主要原因。石油大规模开采、能源供给充足、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者真实需求被激发。德国汽车1930年已经有了,1950年才大规模的爆发出来,1948年以后,二战结束以后,德国工业才出来。中国燃油车起来也是几个原因,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民营企业拿到准生证,被压抑很久的私人轿车市场被打开,居民收入增加购车欲望强烈。


综合三个国家消费元年的案例,无非都是三个方面的因素: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鼓励汽车消费;二是供给端,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竞争加剧;三是需求端,居民消费增加,消费欲望被释放。


为什么判断2018年下半年消费元年会提前到来?也是从这三个方面。


一是政策端,大家很清楚,2018年下半年国补政策是最好的,针对续航300公里以上的车型,我们的补贴比2017年高、比2019年也高,所以说2018年下半年是非常重要的黄金窗口。这是半年的时间窗口,除此之外双积分、限行、限购政策都会支持这个行业的发展,供给端也是支持。再一个是产品本身,2018年下半年,我们测算了一下,40多款车型,续航都是在300公里以上。


二是成本和价格大幅度下降,基本上在10万到8万以下。


三是性价比充分的体现。今年下半年会有很多造车新势力的产品逐步走向市场,传统的车型不甘示弱,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下半年车型会出来,充分竞争会加速技术的进步、成本的下降。从需求端来看,车展上,哪个展位上留观的人最多,还是电动车,还是造车新势力围观的观众最多。


消费者未来的目标一定是智能网联新兴的汽车,而不是传统汽车,一旦要买智能网联汽车就回不去了,未来智能网联汽车一定是标配,电动车是智能网联汽车的载体,对于电动车的需求也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对于消费元年的判断已经形成了,二级市场角度怎么看投资机会,价格随着产能出来逐步要下滑,中游是非常重要的投资点。前期产能出来以后,价格战还在打,还没有到底,大家看到超过大家的预期,中游板块价格暴涨以后,真正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这轮洗牌中,中国的电池和电池产业链的集群优势,这些产业集群基本上产能都在中国。


我们之前有一个判断,特斯拉不仅在中国要建整车厂,还一定要建电池厂,不在中国建电池厂,未来电池的材料成本非常高,绝对没有优势,中国是既具有门槛又具有产能,还具备一些综合竞争力的企业。


对于下半年的行情来看,我们队2020年的销量越来越有信心,板块触底会得到提升;下半年会有些销量爆款车型,产业链会得到关注,也会发生变化。细分板块的龙头销量会大幅度的提升,2018年到2020年,两年两倍的市场空间,价格和毛利率稳定以后有可能会提升,公司业绩出现真正的反转,这样的细分龙头公司会走出长牛行情。具体的就不多说了,坚持三条主线,真龙头、低估值、新风口。


二、能源革命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用户侧的平价,还没有实现发电测的平价,我们认为发电侧实现平价是引发能源革命的必要条件。平价的标准我们用度电成本来衡量,也就是说新能源发电的度电成本要和火电的度电成本一致。


所谓平价上网分为用户侧平价和发电侧平价。用户侧平价是与用户从电网拿到的电价同价,其中包含输配电成本;发电侧平价是与火电上网电价同价,其中不包含输配电成本。目前我国的电价体系是工商业售电价格>居民售电价格>脱硫煤标杆电价。因此,新能源发电实现平价上网将依次经历三个阶段:工商业用户侧平价、居民用户侧平价、发电侧平价。


在假设煤电、光伏单位投资分别为3.5元/W,5.5元/W,利用小时数分别为4100h、1200h的情况下,新建煤电厂与新建光伏电站的LCOE分别为煤电0.38元/kWh,光伏0.52元/kWh。经过测算,光伏将在2020年和火电的度电成本相当,实现发电测平价。随着我国火电装机不再新增,火电平均利用小时数的逐年递减,2020年、2025年及2030年,我国火电的发电缺口分别达到2940、8470和14000亿千瓦时,这些电量缺口绝大部分成为新能源的替代空间。


我国水能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约6.6亿千瓦,年发电量约3万亿千瓦时,17年我国水电发电量约1.2万亿千万时,开发程度约为40%,与发达国家70%-90%的开发程度尚有差距。预计2030年,我国的开发程度可提升至60%,发电量可达到1.8万亿千瓦时,2030年水电发电量占比在15%左右。


核电方面,2017年我国核电累计装机36 GW。由于核准时间低于预期且建设周期长,假设在2023年前,每年新增并网2-4GW,2023年以后每年新增并网6GW。


风电装机,2017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164GW,新增仅仅15GW,由于平价前风电抢装明显,我们假设2018年到2020年分别新增装机25、35和40GW。平价之后每年比上一年多新增装机5GW。光伏,综合竞争力是非常大的。


通过构建能源平衡表,在全局角度下,满足用电供需平衡。模型中,主要由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及核电供给电力,满足全社会用电需求。根据能源平衡表测算,2020年、2025年到203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占比分别将达到38.91%、55.40%和68.83%。其中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分别可达到20.23%、37.68%和52.63%。2030年,光伏的发电占比将达到28%,水电和风电也将在15%以上。清洁能源将占据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位置。


三、光储充一体化大势所趋


我们认为储能一定是刚性需求,我们也做了研究,2017年储能低于预期,主要是国家没有对储能进行货币性的补贴,我们相信随着成本的下降,加上光伏成本的下降,未来储能成本也在下降,综合的性价比优势就会出来,不需要补贴储能市场也会起来,这一天指日可待,相信还有新的储能技术,包括换电,包括有序充电,包括梯次利用,这些都会增加储能需求。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储能坚定看好,感谢各位。


(根据嘉宾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