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在近日召开的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7上,与会专家表示,在“十三五”期间储能将由示范应用走向商业化应用。
2017年3月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储能是推动主体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关键技术”,“是构建能源互联网、促进能源新业态发展的核心基础”,“是提升传统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首次明确了储能的战略定位。
与会专家认为,储能对于能源革命的战略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储能是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核心基础。“新电改”的重点任务是建立电力现货市场,电力现货市场的核心是逐步建立以中长期交易规避风险、以现货交易集中优化配置电力资源、发现真实价格信号的电力市场体系。由此可见,竞争性售电将是电力现货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储能作为售电公司获得盈利的重要基础设施,将广泛用于竞争性售电和增量配网改造中。
二是,储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步提高有着关键作用。一是,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其大规模的应用离不开储能的调峰。二是,电力不能储存,必须即发即用。“弃风弃光”的根本原因是用电负荷小于发电,不能被及时消纳。储能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弃风弃光”率。
三是,储能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设施。能源互联网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李冶此前表示,能源互联网最重要的理念是实现多能互补,特别是生产端和消费端的互动、联动。多能互补体系中,离不开储能的调峰、调频、备用容量等支撑。
四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储能技术的支撑。车电互联和电动汽车充电站,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是储能技术的潜在应用领域。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说,储能将在“十三五”期间由规模示范期走向商业化应用初期。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储能技术总装机规模将达到44GW。产业的发展目前来看会出现三个趋势:一是,作为增强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和电力系统调峰能力的重要手段,大型储能调峰系统出现探索发展的趋势;二是,结合配售电改革和能源互联网发展机遇,开展以储能为核心的综合能源服务成为用户侧储能发展的重要趋势;三是,分散电池资源的储能化应用和管理。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修炳林透露,我国第一份针对储能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了意见征求阶段,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争取尽快发布。指导意见将在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引导社会资本的投资,指导技术研发示范,推动商业模式建立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将持续推动配套政策的出台,开展试点示范,完善标准化体系,建立行业信息平台等相关工作。
- 最新评论
-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