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推动锂电基础材料研究 探寻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平衡点
发布时间:2018-11-08 09:10:00
关键词:CBIS 锂想峰会

吴锋:推动锂电基础材料研究 探寻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平衡点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动力电池应用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吴锋在CBIS2018“锂想”峰会开幕式上致辞

 

戳此进入峰会官方专题,了解更多会议信息:“锂想”2018第三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18)

 

2018年11月8日,以“新时代·破而立:前行中的产业转折之路”为主题的“锂想”2018第三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18)在北京兴基伯尔曼饭店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吴锋在峰会开幕式上致辞,以下为致辞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吴锋: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刘秘书长作了很好的发言,我接着讲两句。首先对“锂想”2018第三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热烈欢迎来自海内外的朋友。


当前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从政策驱动向市场主导转变,动力电池产业的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产业整合正在向深层次推进,相关企业都将面临一次更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近些年来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动力电池还面临许多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包括如何提高安全性和续驶里程?如何做到长寿命、低成本?以及电池回收利用等。此外还有电池总体产能过剩、优质产能不足,相关企业资金链紧张、新一轮洗牌正在加速等。


众所周知,材料科学的进步往往能够给相关产业带来大踏步的前进,应该根据市场对电池性能的需求来设计、研发相应的新材料。比如要发展高比容、低成本的电池正极材料,就需要我们从电池反应机理和基础材料入手,进行研究和突破;发展高安全性的电解质材料,就需要我们向非有机体系和固态化两个方向进行开发;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在高寒高海拔地区使用,就需要我们从电池材料入手,提高电池的温度适应性与可靠性。在废旧电池回收和再生过程中,如何避免对环境的再次污染?电池梯次利用的前提和条件是什么?这些事关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更好推广应用的难题,很多都往往以关键材料为突破口。


大家走出酒店可以感受到北京这两天正遭受寒流的袭击。当大自然即将进入严冬的时候,我们的动力电池产业是否也会又一次进入严冬呢?我们深知发展道路的曲折,但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发扬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就会有光明的前途!


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企业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依然有勇气拿出可观的经费投入到基础研究、科研创新和产业升级中,这也是我们动力电池产业能够坚持不懈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预料:动力电池的材料、技术、结构设计、工艺和体系及其相关理论正孕育着一场重大的变革;随之而来的,将是动力电池综合性能包括性价比的大幅度提升和市场的更大需求。


我希望通过两天的会议交流,能够为与会嘉宾带来不同的思想碰撞,进一步激发我们对锂电研究的热情,共同为全球锂电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从而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国家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繁荣。谢谢大家!


(根据嘉宾现场演讲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