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新能源邓承浩:盲目追求电动汽车使用寿命不可取
发布时间:2020-10-17 11:30:00
关键词:CBIS2020

长安新能源邓承浩:盲目追求电动汽车使用寿命不可取

图为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动力开发部副总经理邓承浩发表演讲


10月17日,“第五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0)暨首届中国新能源新材料(宁德)峰会”在福建宁德召开。本届峰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福建省宁德市人民政府、电池中国网,以及宁德时代、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21C创新实验室联合主办。在“车用动力电池的变革”主题论坛上,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动力开发部副总经理邓承浩表示,盲目追求电动汽车使用寿命将增加用户的成本,且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并不可取。

 

今年因为受疫情的影响,上半年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仅卖了40万辆,但是从7月开始,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已经明显提升,9月单月销量达到13.8万辆,刷新9月历史纪录,表明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摆脱了疫情和补贴退坡的影响,又回到比较良性的发展通道。

 

“新能源汽车这些年的发展以及目前展现的顽强生命力离不开电池技术的发展,”邓承浩表示,过去几年,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已经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建立非常完整、成熟的电池产业链,覆盖上游材料、设备,到电芯、再到后服务市场,在产业链及技术上已经在全球处于领先;第二,2019年装机量达到62.4GWh,占全球50%以上;第三,电池技术路线结构比较合理,磷酸铁锂、三元,圆柱、方形、软包等多类型、多材料体系都有;第四,电池能量密度、循环性能、标准化、系统集成过去几年均有大幅提升。

 

不过,在邓承浩看来,因电池原因,电动汽车仍然有不少痛点。“新能源汽车存在续航短、充电慢、衰减快、售价高、安全差、残值低等6大痛点,不能满足客户期望,综合竞争力与燃油车存在一定差距。”邓承浩指出,症结根源直指电池,其性能难以多方兼顾,全面突破面临挑战。

 

针对电池痛点,邓承浩建议,“通过做好电池、做小电池、革新电池3条路径实现突破。”

 

做好电池方面,邓承浩建议主要围绕集成、安全、寿命、补能速度等维度进行改进;

做小电池主要有HEV、PHEV、FCV等方式,借助其它动力源,使用现有成熟可靠的技术来提升整车性能,行业已取得显著成绩;

革新电池主要围绕着全新材料体系的电池(如:固态电池)继续研发。

 

据邓承浩介绍,长安围绕电池痛点,以及“如何做好电池”,推出了电池管家技术。

 

在集成技术方面,据邓承浩介绍,长安正在推进去模组化甚至去总成化,“长安以及成立专门的团队进行研究,正在推进去模组化,革新生产工艺,突破CTV/MTV关键技术。”不过,邓承浩也指出,“从非标模组到标准模组,从标准模组再到大模组、去模组化,没有孰优孰劣,关键取决于整机厂的资源和需求。”

 

电池安全方面,邓承浩指出,当前行业主要聚焦如何延长起火时间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用户期望(不起火、不爆炸)仍存在差距。“国标提出如果电芯热失控之后,要给出5分钟的逃生时间。现在很多主机厂包括长安可以做到引燃一个电芯40分钟、一个小时不起火,但是最后车还是会烧起来。”邓承浩表示,目前电池技术的开发要求是保证人身安全,但未来电池安全技术的开发逻辑需从保护人身安全向保护财产安全转变,“很多电动自行车害怕自燃,不敢停靠在豪车旁边,这事实上就是财产安全的顾虑。”邓承浩表示,即使电芯过热,车和总成不能起火,更不能影响在旁边的车,“电池未来一定要从保护人员安全转向保护财产安全,我们长安和宁德时代等一些合作伙伴正在基于电化学做很多工作。”

 

据邓承浩介绍,目前长安正基于电芯电化学安全、电池总成集成安全防护、大数据监控,三管齐下,持续提升电池安全水平,正在开发的纯电平台电池总成将彻底实现不起火不爆炸。

 

在电池安全方面,邓承浩还呼吁要加快完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立强制退役机制,打通电动汽车退役后的流程和制度。

 

谈到电池寿命,邓承浩表示,电池行业现在开始在追求一种惟寿命论,互相攀比电池寿命,甚至推出100万英里的寿命,“这是很危险的,作为个人用户如果需要可以做出来,但是背后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投放,更高的成本,对产业并不友好。”同时他还建议,电池的寿命要回归理性,不要一味追求长寿命,造成资源浪费,消费者成本上升。

 

在邓承浩看来,关于电池寿命,最关键的是第一要把电池容量做扎实,第二将电池衰减透明化。“要有一套完整的检测机制,甚至通过大数据等等要实时告知用户电池的衰减情况,统一了检测方法,才能够真正的解决用户对于衰减的顾虑”。电池衰减透明化之后,还可以解决电池的梯次利用,电动汽车二手车残值等问题。

 

尽管过去几年电池能量密度有较大提升,但是电池充电、换电等补能速度提升并不明显。邓承浩认为,随着电劢汽车保有量的提升,未来电动汽车补能将成为最为突出的矛盾。

 

“目前针对充电慢的问题,主要有换电、大功率充电两条路径,各有优劣、相互补充,适用不同的场景,”邓承浩认为,对于运营市场及个别高端乘用车市场,换电是非常好的技术路线;而对于个人市场,国家应参考欧洲方向,尽快出台大功率充电的引导性标准,促进车/网/电协同发展,满足个人市场的快充需求。

 

邓承浩在演讲中指出,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突围,破解六大痛点,需加强产业各环节的合作,特别是整车厂与电池企业的合作,形成闭环生态圈,相互合作、共赢开发,方能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