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原诚寅:北汽新能源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发布时间:2018-05-22 17:42:00
关键词:CIBF2018

2.jpg

图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原诚寅发表主题演讲


5月22日,“2018第一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CIBF深圳)国际交流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原诚寅在“新能源汽车专场——识·新政策下车电携手的变革之路”主题论坛上发表演讲。以下是演讲内容: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原诚寅

  非常高兴能参加CIBF动力电池交流会,今天我主要讲一下北汽新能源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首先,我向大家报告一下整车厂对于未来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

  现在世界各地都强调将新能源列入发展战略,欧美国家总是比我们走得更快一些,宣布2025年、2030年禁售传统柴油车,未来我们在北京也将全面停止生产传统燃油车。

  围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我国要从汽车大国、传统的销量大国成长为汽车强国,围绕新能源技术能力的提升、产品的提升,包括关键零部件到研发、推广应用,目标就是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补贴退坡会从下游挤占上游的空间,这一点会涉及成本、产能、技术。

  今年开始,市场面临补贴退坡、双积分导入、准入政策从严等情况,这些将促使企业调整新能源与传统燃油车的产品结构。现在传统车面临一些挑战,行业油耗规划目标压力非常大,2019-2020年全部面临积分不够的问题。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会上去,有的人提200万辆,有的更激进,对所有从业者而言,未来几年是大好的黄金阶段。

  政策环境带来的冲击越来越大,发力范围就是新能源专用车、商用车,最后到乘用车,这意味着其实所有整车企业都会面临外资产品进入的直接挑战。2018-2019年,大众、奔驰、宝马、福特等其他很多企业出了新能源产品计划,所有服务品牌也同样做了产品规格,这是整个行业大浪淘沙的机会。

  现在基本上造车企业是三大类:一是传统的整车企业、早期快速进入新能源市场的,比如说比亚迪、吉利、北汽;二是国际优质的领军企业,像特斯拉、宝马、奔驰、丰田,他们都会对新能源市场产生比较大的冲击;第三,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不再是简单的新能源,我希望叫它新能源智能汽车,这一定是全新的驾车方式和智能体系,包括和新能源完美的结合。

  汽车行业也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在传统的整车企业,我们是以卖产品为主,所有的盈利模式围绕怎么把车卖掉。现在很多领军企业改变了大家的业务模式,包括宝马、奔驰提出的相关计划,丰田宣布成为下一代出行服务商。

  2020年,中国有4.5亿人拥有驾照,看一下未来的技术趋势,北汽提出的是三化,即电动化、智能化和生产化。电动化就是下一个阶段,2020年前,随着储能技术的提升,新能源车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传统的燃油车产生竞争,新能源车可以在技术上取代燃油车。到2025年大量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会导入到产品中,我们实现深度人机交互和人机学习。现在很多车的硬件结构只考虑到智能硬件,包括摄像头的大量导入。我们判断2025年车是重新定义的概念。随着出行网络、能源网络、数据网络的三网融合,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的结合,传感器在全城市的布置,整个产业会产生颠覆性的变化,未来说的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按,大数据、智慧出行都会形成完整的整体。

  2020年前,技术路线还是纯电动为主;2020年以后,混合动力车辆一定有它的市场空间,它们也能提供适合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技术趋势方面,现在所有的车企都围绕着娱乐、导航在做工作,马上会进入到智能驾驶、车联网、物联网时代,汽车将不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也将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购物、娱乐、休闲、移动办公的场所,成为移动互联的最重要的入口之一。以后所有的车更多强调平台化的产品,或是内饰的个性化定制。

  我也关注续时里程,但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一个车的综合使用里程,包括一次性充电的里程、快充和能接受环境的影响。整体来说,对于一般的个人用户,大量车300公里的行驶历程还是可以满足的,滴滴、出租车,更多的专车、出租车的要求400-500公里。另外是电池安全,未来像加油一样使用车辆,换电将会成为解决临时极速补电的需求,还有购车成本的挑战,一块是前期的一次性购买成本,还有一块更关键的是对于车辆电池参与寿命不够稳定,现在运行来看,电动车运营成本的优势非常明显,可以做到一公里9毛,运营上新能源汽车还是有发展潜力的。

  高安全性是我们排在第一位,如果提供不了安全的解决方案,再好也不敢用你。另外就是提升电池容量,降低成本。降本方面,业内对电池包的目标价格有明确的希望,2022年做到100美金/kwh,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的新能源整车都有这方面的需求。

  车企角度怎么和电池企业合作?我们的答案是模式可以是多样的,如果一定要找到几个关键词,就是开放、合作、共赢。车企合作模式是比较多的,一种是比亚迪的垂直整合,但是王传福也做了调整,将北京的第二大事业进行独立的拆分、独立的发展业务。电池包是整车的核心零部件,这个零部件开发一定和整车一起进行,大量的合作开发、数据交互都是希望整车厂介入,乘用车企业,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乘用车企业,模组和电芯还会依托外购,整车企业会参与电芯产业的建设。未来一定是合作共赢,我们判断电池技术上会有更多开放的机会与大家进行合作,特别是打造共性平台技术。

  第二,北汽新能源的思考和探索。

  北汽现在提出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力争实现“三年打基础、三年上水平、三年上规模”,以及“大中小、高中低、二三四”的全面布局。

  2017年北汽新能源车的平均销量破10万辆,超过特斯拉,如果加上SUV,比亚迪是世界第一,这是中国车企的骄傲,过去中国车企没有在世界上进入前三的机会,这是非常大的利好消息。

  我们围绕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希望持续保持市场份额求第三的定位。我们做了四个系列,主要是基于传统燃油车做电动化改造的过程。

  我们在做品牌推广的时候做了一个尝试,开始尝试做出行服务,尝试做分时雇主,现在很多人在做自己的出行平台。

  在出行服务方面,有几块业务还是有收获的。除了传统的充电业务以外,换电运营在起步阶段不是很乐观,换电需要有大量的备用电池,出租车的换电,大概是1:2的电池配比,他的充电工况是非常稳定、非常可靠的。围绕换电,所有电池掌握在你手里,可以创造更多的机会。它的投放面积比较小,适合加油站进行改造和应用,未来可能和国内加油企业合作。

  现在介绍一下我们集中力量干的一件事,也是花比较大精力做的一件事,就是按照国家打造国家专业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建了国家级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我们整合大量的资源,全面打造新能源汽车共性和前沿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平台,现在已经在点、线、网分阶段实施目标,也是在创新中心中实施的。创新中心是在3月1号正式揭牌的,聚焦的领域和储能非常相关的是燃料电池、轻量化,可以解决整个行业的共性需求,也是未来几年行业可以关注的创新中心。

  这是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创新中心的合作伙伴,这个伙伴数目还在持续增加中,我们认为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企业竞争力不仅单单靠自己,而是要靠全产业,包括销售资源、服务资源。对于整个行业,我们认为一定是环保公益,代表未来出行方式,核心是来自科技创新。

  (根据嘉宾发言整理,未经嘉宾审阅)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