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 ▏120GWh!孚能科技加速爆发的背后
发布时间:2021-03-29 15:00:39
关键词:软包电池

近日,据外媒报道,孚能科技已经开发并验证了新一代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其能量密度超过330Wh/kg,该电池技术将使中型纯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至少增加25%,平均续航里程将远超700公里。


一直以来,孚能科技低调和朴实的背后,始终是坦诚与对研发技术的坚持和深耕,凭借着技术优势,连续多年蝉联国内软包动力电池出货量冠军,当年更是在虎狼环伺的竞争中,石破天惊拿下戴姆勒巨额订单,一战跻身全球顶级动力电池供应商。


据了解,仅在过去短短的一年内,孚能科技加速爆发的多个动作就颇让业界震惊。与吉利科技集团达成120GWh电池产能合作,与土耳其汽车制造商TOGG签订合作意向,继续与广汽、长城深度合作,同时被指定为东风岚图、天际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过去由于受制于电池产能,没有快速拓展太多的客户,国内客户通常会要求马上供货,产能如果达不到就没法供货,海外车企的产品供货通常是在3-5年后,因此当时更专注在欧美市场。”3月18日,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在“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CIBF2021)国际交流会”上接受电池中国网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探秘 ▏120GWh!孚能科技加速爆发的背后

▲图为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接受媒体采访


虽说如此,但实际上孚能科技在那段时期仍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发展,在2016年-2019年成为中国市场软包电池出货量第一的企业。“一是得益于中国市场的爆发,另外一方面是孚能的技术优势。”王瑀说道。


据了解,目前孚能科技在赣州、镇江基地都在加足马力,同时也在积极布局欧洲和美国市场,截至2021年3月,孚能科技完成设备安装的产能共计达到21GWh。未来全球产能还在进一步加速扩大,预计2025年孚能科技动力电池产能有望超过120GWh。


软包电池优势愈加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王瑀在采访中谈到“当时由于产能有限,把市场让给竞争对手”,但他并没有显现出丝毫的沮丧和遗憾,反而露出淡然与平和的神态。这位浸研行业几十年的海归博士,对动力电池市场有着超乎寻常的洞察力,始终坚信孚能科技初心坚持的软包电池路线有着独特的优势。


“自从1996年软包电池进入3C市场,到今天在手机、笔记本电脑领域,已经看不到圆柱和方形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我们并不希望软包电池同样形成一统天下的局面。”王瑀表示,但是软包一定会是其中最主要的电池形式之一,尤其是在长续航里程、轻量化、高充电倍率要求的情况下,软包电池的优越性将会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


不仅如此,在王瑀看来,未来软包电池的材料成本也将会低于方形电池和圆柱电池,只不过目前因为体量比较小,再加上设备等还没有完全实现高速智能化,所以其成本优势还未能充分显现。


当然,王瑀也坦言,在中国市场目前软包电池的厂家数量还比较少,因为它的生产难度比较高,工艺复杂性也比较大,设备厂商的供应也不如圆柱和方形电池技术那么好。但从长远来看,软包电池在发展过程中会越来越显示出其优势。


实际上,从数据上来看,软包电池早已经颇受全球主流车企的欢迎。2020年欧洲最畅销的20款新能源乘用车中,有15款搭载软包动力电池,市场占比高达75%,包括戴姆勒、日产、雷诺、大众、现代、奥迪、沃尔沃等耳熟能详的企业。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软包电池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超40%,市场份额占比近“半壁江山”。


突破,多赢,平衡


此前,王瑀曾提到,能量密度、快充、安全、成本是车用动力电池面临的“四大挑战”。在访谈中,王瑀强调,孚能科技是一家技术型公司,在2000年成立之初就专注于300Wh/kg以上的产品开发,也是全球第一家导入280Wh/kg供应链产业化的企业。同时,孚能科技也有更高能量密度产业化的规划,在2016年之前就启动了350Wh/kg电池开发项目,此外公司还承担了400Wh/kg的项目。


电动汽车电池包能量密度的提升,不仅需要电芯层面的技术创新,系统层级也同样重要。王瑀表示,软包电池做系统集成有很多方法,孚能目前的模组是以大模组为主,未来也会有新的概念推出,基本途径就是想尽办法把集成效率提升,同时考虑到整车的机械强度和热管理要求。


王瑀谈道,要攻克快充的难题,一个就是防止析锂,另外就是要做到高能量密度的同时将阻抗要做得非常小。要解决电池安全的问题,王瑀认为一是从活性材料上解决,另外是从电解液方向突破;而终极的解决方式是实现全固态。降低成本方面,则可以从材料、工艺、设备、电池回收等方面综合着手。


此外,对于今年锂电行业上游材料整体上涨很快的现象,王瑀表示,这对电池企业来说是比较痛苦的一年。因为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大规模的爆发,再加储能市场的需求增加,导致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挤压比较严重,这需要整个产业链一同来应对,找到多赢的平衡。


“这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看谁最后有话语权。只要市场有需求,后续供给就会上量,无论是现有的厂商快速上量,还是新的竞争对手加入进来,最终结果都会把市场打造成非常正规的市场。”王瑀分析道,就像整车市场一样,一年接近1亿辆车的产出,现在无论上游还是下游都是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这样的状态也会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生。


多赢,平衡!这或许应该是包括王瑀在内的许多行业人士对市场格局的一种期待。同时在技术上,电池在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快充、长循环寿命、低成本等方面实现最佳的平衡,也是业内孜孜以求的目标。而王瑀正率领他引以为豪的软包电池军团朝这个目标大跨步迈进。


稿件来源: 电池中国网
相关阅读:
发布
验证码:
Baidu
map